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2016/12/1
急性肺栓塞易与这8种疾病混淆,你误诊了吗
急性肺栓塞临床的误诊率极高,临床中都有哪些疾病容易与其混淆呢?作者:李鸿政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由于急性肺栓塞(PTE)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仅见于约20%的患者),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所以临床上的误诊率极高。急性肺栓塞的鉴别诊断,一直都是临床上的热点。PTE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基础疾病等。小栓子在不重要的位[详细]
-
2016/12/1
心尖室壁瘤大小与不良预后息息相关
既往有很多对心肌梗死(MI)后左室整体重构情况的研究,然而针对MI后左室心尖室壁瘤(LVAA)重构过程的研究却几乎没有。最近有研究应用球形指数(SI)和心尖锥形比率(ACR)等参数对LVAA大小进行重复测量,发现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监测心脏局部几何形态变化时,ACR比SI更敏感。为探讨LVAA是否会影响左室整体几何形态以及LVAA大小对长期预后有何影响,来自韩国的Jung等学者通过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详细]
-
2016/11/30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真的治不好吗孔彪儒的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特有类型的跟遗传有关系的多基因的一种心脏疾病,很多患者是有家族史的,也有些患者是散发病例,总体来说就是心脏心室的肌肉肥厚,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心脏重量增加。心肌肥厚可见于室间隔和游离壁,以室间隔为甚,常呈不对称性肥厚,即心室壁各处肥厚程度不等,部位以左心室为常见,右心室少见。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称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详细]
-
2016/11/30
什么是心肌酶检查
在医院推出的体检套餐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心肌酶检查的“身影”。那么,到底啥是心肌酶检查,其有什么检查的意义呢?做这项检查我们需要多少钱?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十分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a一羟丁酸脱氢酶(a-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合称为心肌酶谱。 心肌酶检查意[详细]
-
2016/11/30
29岁小伙一夜之间退化成婴儿,只因这
多少成年人在遭遇工作压力或生活苦难时都会感叹,要是能回到无忧无虑的婴儿时期就好了。可是当29岁创业者小谢(化名)因酒局一夜之间“退化”到婴儿时代,瘫卧在床,听力和理解力严重倒退,生活不能自理,其经历只能用痛苦两个字来形容。医院接受治疗。9月6日23时左右,小谢和朋友一起聚餐,为了助兴,一伙人一起喝了一瓶毫升劲酒和2斤自家酿的米酒。本身并不好酒的小谢,因朋友聚会气氛好,不知不觉就喝多了。回到家里,小[详细]
-
2016/11/30
一表带你读懂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
病名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图示表现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家族遗传、酒精中毒等有关。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病理主要表现为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以看到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伴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主要改变在心肌,尤其是左心室形态学的改变。其特征为不均等的心室间隔增厚。亦有心肌均匀肥厚或心尖部肥厚[详细]
-
2016/11/30
浅谈猫扩张型心肌病
80年代末,大量的调查研究揭示了猫咪的一些疾病,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DCM),都是由于缺乏了一种猫咪应有的基本氨基酸,叫牛磺酸。1、病因学扩张型心肌病是犬、猫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其流行病学目前尚不十分明确,饮食不均衡的猫因为牛磺酸缺乏而引起的。近些年该病流行性已随商品猫粮的使用而大大降低,但采食正常猫粮的猫仍可偶尔发生。病毒核酸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时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的患猫存在心肌炎,有部分案例是传[详细]
-
2016/11/30
英国科学家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治疗扩张型
编者按: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疾病,是导致心脏衰竭的主要原因,病情严重时会威胁病人的生命健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期的一篇研究表明,使用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可明显改善DCM患者症状。 本文为合一康生物干细胞研发中心刘聪编译自《Randomizedtrialof DCM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疾病,其特征为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心力衰竭等症状。DCM发病率和死[详细]
-
2016/11/30
阜外研究酒精消融术可改善肥厚型梗阻性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为慢性进展性疾病,舒张功能障碍是其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加剧了舒张功能的减低。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及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方法。医院学者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患者术后长期随访时E/A比值较术前虽无明显变化,但E/Ea显著降低,左心房容积指数也明显缩小,证明成功的[详细]
-
2016/11/30
心衰国际学院魏毅东教授急性心肌梗死
在年中原心脏病学大会中,来医院的魏毅东教授带来了题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防治”的精彩报告一、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高不良事件风险高,预后不良[1]CADILLAC研究该研究共纳入名行Primary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除标准:心源性休克、多支病变、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倾向、预计生存时间1年[2]CADILLAC研究结果显示:LVEF[详细]
-
2016/11/28
肥厚型心肌病不同年龄不同预防方法
对于肥厚性心肌病的预防,不同年龄段的预防方法是不尽相同的,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医学专家建议,护心也应跟着年龄走,我们应该了解各自年龄段的特点,采取肥厚性心肌病的预防措施。20岁时每周锻炼5次这个年龄段正是养成有益心脏的健康饮食和锻炼习惯的绝佳时期。具体应该做到:每周锻炼5次,每次30分钟。每年体检一次。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低于3.8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至少1.0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详细]
-
2016/11/28
肥厚型心肌病与猝死
“年,浙江卫视年仅28岁的新闻主播梁薇猝死!同年,爱尔兰偶像团队‘男孩地带’成员斯蒂芬?盖特利也猝死,年仅33岁!”。虽然猝死多发生于患冠心病的中老年人,但它也威胁到了年轻人,而肥厚型心肌病正是35岁以下人群猝死的头号杀手。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进行性肥厚、心室腔进行性缩小为特征的心肌病,多发生在30~40岁年龄段。肥厚型心肌病病因未明。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主要病因,其依据是本病有明显的家族性发病[详细]
-
2016/11/28
肥厚型心肌病会遗传吗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为心室壁不对称性肥厚,有猝死风险,是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诊断呢?基因检测有意义吗?◆肥厚型心肌病会遗传吗?肥厚型心肌病跟遗传密切相关,它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有50%以上的肥厚型心肌病都是家族遗传的。肥厚型心肌病最常见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意味着父母任何一方只要患病,就有50%的概率把这种疾病遗传给后代。◆确诊此病要做哪[详细]
-
2016/11/28
肥厚型心肌病哪些患者需植入ICD
美国梅奥诊所RickA.Nishimura在年1月16~20日召开的第47届斯诺马斯心血管年会上报告称,自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肥厚型心肌病(HCM)指南发布以来,有数项基于证据的工具被证实在帮助哪些患者应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用于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决策制定方面十分有用。 Nishimura指出,3种工具即钆增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一种新[详细]
-
2016/11/28
多吃银耳清血管,养心肌肥厚性心肌病
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它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历代皇家贵族都将银耳看做是“之品”、“良药”,特别适合肥厚性心肌病患者食用。祖国传统中医早就发现了银耳对心血管的重要保健作用。中医认为,银耳性平,味甘,入肺、胃二经,有滋阴润肺,益胃升津,益气强心,安神健脑的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还发现,银耳多糖有抗血栓形成功能,可保护心脑血管,对肥厚性心肌病有很好的辅疗[详细]
-
2016/11/28
临床研究磁共振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室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从年3月至年9月,连续医院的经皮穿刺腔内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患者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术前均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术后半年检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VOTG)<30mmHg(1mmHg=0.kPa)为治疗有效。分析磁共振参数与PTSMA疗效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磁共振参数的预测效能[详细]
-
2016/11/28
肥厚型心肌病心血管疾病精准医疗离我们
文章作者:王怡璐1,宋雷2(综述),康连鸣2(审校)(1.医院 ICU,北京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医院 内科,北京 )迄今为止,自肥厚型心肌病被发现已逾50年,该病被认为是具有高猝死风险的遗传性疾病,且临床表现多变、自然病程各异,使其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相当困难。对肥厚型心肌病分子水平的认识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其致病突变位于编码心肌肌小节相关蛋白的基因,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奠定了肥[详细]
-
2016/11/28
春节临近,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能自己开
随着年春运拉开大幕,很多在外打拼的人们纷纷返乡过年。春节期间,各火车站、汽车站等也陆续出现客流高峰。很多有私家车的朋友为了避免坐车拥挤会选择和家人自己开车回家,那么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适合开车吗?下面我们来听听我国著名老中医孔彪儒教授是怎样说的。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患者可开车吗?其实这是不可以一概而定的,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和治疗的效果,在医生的专业评价之后,很大一部分患者朋友是可以安全驾车的[详细]
-
2016/11/28
左室心尖室壁瘤是左室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既往有很多对心肌梗死(MI)后左室整体重构情况的研究,然而针对MI后左室心尖室壁瘤(LVAA)重构过程的研究却几乎没有。最近有研究应用球形指数(SI)和心尖锥形比率(ACR)等参数对LVAA大小进行重复测量,发现在缺血性心肌病中监测心脏局部几何形态变化时,ACR比SI更敏感。为探讨LVAA是否会影响左室整体几何形态以及LVAA大小对长期预后有何影响,来自韩国的Jung等学者通过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详细]
-
2016/11/28
心电图nbspST段读图四步法
?即使对于心血管专科医生,心电图学也是一门较难掌握的独立知识体系。对心肌缺血ST段的研判是心电图学最为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不但心内科医生要掌握,其它专科的医生也需要熟悉。下面结合我的个人体会复习一下ST段研判流程,分为四步。一、确定等电位线(基线)我们都知道ST段的改变要和心电图上的等电位做比较,那么等电位线在哪里?不用费心的去寻找,因为心电图等电位线实际上并不专指那一段。等电位线是一个抽象的定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