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常识

  • 2016/11/28

    Circulation右室缺血分数可作

    正如左室射血分数在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降低的右室射血分数预示着患者预后较差,已有研究表明二尖瓣返流和右室射血分数存在相关性。来自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Sabe教授评试图评估二尖瓣修复或更换和右心室功能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者纳入了年至年间经心脏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例(平均年龄为63±11岁,75%为男性)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收集了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左室射血分数、二[详细]

  • 2016/11/27

    ACC2016缺血性心肌病CABG

    STICHES试验长期随访数据显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冠脉搭桥术(CABG)+药物治疗能够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10年死亡率。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EricJ.Velazquez(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等将1,名LVEF≤35%、适合CABG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随机分配到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组或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CABG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0岁,12%为女性,来自22个国家[详细]

  • 2016/11/27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饭后不宜百步走

    每个人都听说过“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认为饭后散散步,有益于身体健康,能助长寿。然而有专家表示,饭后是否百步走,要因人而异,有些人不适合“饭后百步走”。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饭后百步走,饭后适量运动,确实对身体有益。这种做法最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形体较胖、长时间伏案工作、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群饭后散步20分钟,有助于减少脂肪堆积和胃酸分泌,进而益于身体健康。然而,有些人不适合“饭后百步走”。比如[详细]

  • 2016/11/26

    缺血性心肌病致全心扩大误诊报告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的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气短、活动后喘憋,伴全身水肿、少尿3年余,加重10d入院。3年来多次在外院就诊,均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给予相应治疗症状可缓解。10d前病情加重入我院,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急性加重。结论缺血性心肌病与[详细]

  • 2016/11/26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要谨记5个数字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起病隐匿,发病偶然,猝死率高的心脏疾病,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了有效的降低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发病因素,医学专家们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总结出了5个数字。这5个数字就是:0、5、30、/90。这五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就一一道来。“0”即吸烟为0,提醒患者要远离烟草。“5”即总胆固醇控制在5毫摩尔/升以下,这就提醒患者要少吃高脂肪食品,多吃水果和蔬菜来控制胆固[详细]

  • 2016/11/26

    肥厚性心肌病自从有了除颤器,从此不再轻

    植入式心脏除颤器近日,由明尼阿波利斯心脏研究所基金会(MHIF)和波士顿塔夫茨医学中心发布的研究证明,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s),以及其他现代治疗方法成功降低了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的死亡率,延长了他们的寿命(正常生活的寿命)。这项研究“改变了我们对HCM的看法,它从一个可怕无情的,很大程度上无法治愈的疾病,转变为当代可以有效治疗的低死亡率疾病。”HCM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BarryMaro[详细]

  • 2016/11/26

    拒绝猝死早查肥厚性心肌病

      近年来,年轻人猝死的消息频频出现。   研究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是年轻人猝死的祸根之一。   尤其是年轻人在运动中发生猝死时,肥厚型心肌病更难辞其咎。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30%~55%的病例有家族史。   我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约有万,其患病率为/10万,接近世界人群患病率/10万,而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   肥厚性心肌病危害   1、年轻人常以猝死为首发症状,而老年人则[详细]

  • 2016/11/26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多吃银耳对身体好

    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它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历代皇家贵族都将银耳看做是“之品”、“良药”,特别适合肥厚性心肌病患者食用。祖国传统中医早就发现了银耳对心血管的重要保健作用。中医认为,银耳性平,味甘,入肺、胃二经,有滋阴润肺,益胃升津,益气强心,安神健脑的功效。现代营养学研究还发现,银耳多糖有抗血栓形成功能,可保护心脑血管,对肥厚性心肌病有很好的辅疗[详细]

  • 2016/11/26

    基因检测之扩张型心肌病

    导语基因检测成就健康人生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月20%的DCM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0-50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该病于人体内病变的基因位点有:TNF、ADRB1、HS[详细]

  • 2016/11/25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该如何走向康复之路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病情不稳定而且随时都会出现生命危险的心肌病。因此,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应尽快进行治疗。但是,目前西医只能暂时缓解患者症状,并不能延缓和根治肥厚性心肌病。致使很多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丧失了最佳治疗时间,危及生命!肥厚性心肌病,并非不治之症,之所以很多患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就是因为一直以来医学界对治疗肥厚性心肌病缺少有效的手段,西药药物大都是化学制品,在治疗肥厚性心肌病中对肝、肾、脾、胃等[详细]

  • 2016/11/25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能结婚吗

    结婚生子是每个人生命中很美好的一部分,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婚姻与生育问题也是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与家人比较关心的问题,那么,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到底能不能进行正常的结婚与生育呢?我们看看特效验方肥厚化瘀汤专家是怎样说的。          特效验方肥厚化瘀汤专家指出:青年男女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的人数不在少数,但由于女性结婚后还要考虑到生育的问题,所以肥厚性心肌病对于女性的威胁还是很大的。我们知道夫妻生活时,人[详细]

  • 2016/11/25

    心肌病磁共振专家共识发布扩张性心肌病病

    临床实践中,心衰和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往往较为繁杂和棘手,而心脏核磁共振在病因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方面,常可助一臂之力。本刊曾介绍过核磁共振在心力衰竭方面的应用[1],而近期心肌病心脏核磁共振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公布,将会进一步推动核磁共振在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作用[2]。肥厚型心肌病疑诊或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如下情况时建议行心脏磁共振检查:(1)可疑肥厚型心肌病,超声诊断不明确时;[详细]

  • 2016/11/25

    智汇心活力俞建华nbsp胡金柱扩

    ICD/CRT/Brady病例分享类别:最完美的病例病例总结该患者中年男性,表现发作性心悸合并黑矇症状,体格检查心脏扩大,心电图存在频发单源性室早及非持续性室速证据,心脏核磁共振提示左心室扩大伴并收缩及舒张功能减低,游离壁、前间隔壁延迟强化,考虑致心律失常性扩张型心肌病。研究表明,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伴有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猝死风险高。《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对首次诊断[详细]

  • 2016/11/25

    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如何

    病毒感染与扩张型心肌病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五十余年的历史,然而结论仍然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扩张型心肌病与其前去的病毒性心肌炎有关,有学者认为心肌炎和心肌病的发病均与病毒感染和免疫损伤有关,可能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约有10%-2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曾患过病毒性心肌炎。动物实验中柯萨奇B病毒、脑心肌炎病毒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且能导致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支持扩张型心肌病系病毒[详细]

  • 2016/11/25

    如何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大心脏不反弹

    医院心血管科心肌病专家介绍,不少病人在心衰期间严格听医师的话,一旦心衰好转,或无不适时就放松了警惕,结果造成病情的反弹。为此,心肌病专家提供了一系列保障病情反复的措施:一、应严格检测以下项目:1、心率和心律,每天测量你的心率快慢、测量心律是否整齐,以便于调整倍他阻滞剂。2、天天监测血压以便于调整ACEI或ARB类药。3、测量体重记录出入量,即每天汤水的入量,和排除的尿量,腹泻量,大量出汗量,以了解[详细]

  • 2016/11/25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大心脏可以缩小的依据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疑问:医院都认为增大的心脏不能缩小,医院心血管专家却一直坚持着:不手术,大心脏可以缩小的论断,这有什么依据吗?中西医合璧求突破为了找到该病的有效治疗途径,医院心血管科既重视发挥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疑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又注意吸取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经验教训,努力从中西医结合中求突破,闯新路,博览中医经典,研究名医病案,分析发病机制,筛选有效方yao,并到美国、韩国等医学技术先进的国家考[详细]

  • 2016/11/25

    扩张型心肌病难治性心衰如何处理

    心衰严重、顽固、持续存在,经一般休息、限制钠盐和水分及适当而完善的洋地黄、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并消除合并症及诱因后,心衰未改善或恶化者,定义为难治性心衰。心衰难治的因素包括:病因未能很好控制;存在感染/心律失常等合并症或并发症;内科治疗不当;病变过重,晚期心衰;老年心衰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等。晚期心衰是指标准治疗下仍然存在显著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运动耐量严重下降。其实,难治性心衰与晚[详细]

  • 2016/11/25

    猫病扩张型心肌病诊疗技术

    概述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以严重的左心室和右心室扩张及心脏收缩机能不足,导致后向性(backward)(即肺脏水肿、胸腔积液及腹水)和前向性(forward)(心脏输出减少)心衰为特征的疾病。自从年发现牛磺酸缺乏显然是DCM的原因之后,通过在商用饲料中补充足量的牛磺酸,使得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日粮中能够补充牛磺酸时,如果心肌扩张是继发于牛磺酸缺乏,则[详细]

  • 2016/11/25

    扩张型心肌病2

    三、DCM患者有什么症状?DCM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患者早期可没有症状,中晚期出现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症状,如疲劳、乏力、心悸、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端坐呼吸、水肿、腹胀、食欲缺乏等。部分患者还可发生血栓栓塞和猝死事件。四、如何诊断DCM?临床医生需要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病史、家族史及相应的辅助检查,还须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尤其注意与缺血性[详细]

  • 2016/11/25

    心肌炎一个容易误诊而又不能忽视的疾病

    年,医院急诊室接诊了一位奥运志愿者,以胸闷、心慌为主要症状举例,经过检查怀疑为心肌炎,经治疗症状缓解后患者要求离院,但考虑到心肌炎的潜在风险,我们的医生把他留了下来,结果后来病人发生猝死,由于治疗及时,病人抢救成功,现已基本康复。设想如果当时把他放走,在大街上发生这种情况,后果就很难想象了。那么,心肌炎到底是怎样一种疾病呢?心肌炎是怎样引起的?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急性心肌炎的病因大致[详细]

1487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