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临床试验证实,运动训练一年,可逆转特定心

临床试验证实,运动训练一年,可逆转特定心



<

原创奇点糕奇点网收录于话题#心衰2个内容

久坐导致心脏僵硬,运动保持心脏弹性。

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州运动环境医学研究所BenjaminD.Levine团队又带来一个好消息。

他们发起的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左室肥厚和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B期),坚持1年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体能和逆转左室心肌僵硬。

因此,运动有望成为预防HFpEF的潜在干预措施。这项重要研究成果刊登在著名期刊《循环》上[1]。

论文首页截图

近二十年来,Levine团队始终聚焦于研究运动能否改善各类人群左室僵硬。

他们首先在中年健康人群中发现,2年期的运动训练能够改善久坐性衰老相关的左室僵硬情况[2]。

他们还发现左室肥厚人群的心肌僵硬度增加[3],而这正是HFpEF患者心脏的一个主要表现。因此,中年左心室肥厚和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的个体,发生HFpEF的风险增加。

既然运动可以改善健康人久坐性衰老导致的左室僵硬情况,那在HFpEF高危人群(即左室肥厚和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的个体)中,运动是否也可以继续发挥其神奇功效,改善左室僵硬情况呢?

针对这个问题,Levine团队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Levine团队从无临床症状的中年(45-64岁)左室肥厚患者中,筛选出46位患者(EF>50%;左室间隔11mm;心脏生物标志物升高,NT-proBNP40pg/mL或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0.6pg/mL)。

所有患者被随机分配到1年的高强度运动训练组(n=30)和注意力控制组(n=16)。在一年临床试验中,15名受试者失访,最终有31名受试者(运动组20名,对照组11名)完成了临床试验。

受试者纳入排除流程图

Levine和他的同事给所有的受试者提供了详细的训练计划,且每个受试者都配有一名私教和一个心率(HR)监测器。研究者根据模式(散步、骑行、游泳)、持续时间(30-60分钟)和强度(基础、间歇、恢复)来变化训练内容,以优化训练效果。其中高强度间歇训练,研究者采用的是有氧间歇训练。

对于对照组(注意力控制组),研究者并没有完全限制受试者不运动(这不合理也难以实现),而是采用了训练受试者注意力控制的方法。让受试者参加瑜伽或拉伸课程,以及轻重量的力量训练,而避免高强度的运动。

此外,每位受试者都被分配了一名运动生理学家,在一年的干预期间,使用运动日志和心率监测器监测他们的训练依从性。

为了比较受试者运动训练前后的心血管系统健康状态及分析左室僵硬,研究人员采用了如下检测指标:最大摄氧量(VO2max),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右房压(RAP),跨胸壁压(TMP),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让我们来看一下实验结果,两组受试者基线指标无显著差异。运动组的参与者对1年运动训练计划有良好的运动依从性(平均依从率为67%)。

1年后,VO2max在运动组显著增加20%(从26.0±5.3到31.3±5.8mL·min–1·kg–1,P0.),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从24.6±3.4到24.1±4.1mL·min–1·kg–1,P=0.)。LVEDV和VO2max一样,在运动组显著增加,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高强度运动训练对左室肥厚患者最大摄氧量(左)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右)的影响

在血流动力学指数上,两组的静息血压都没有变化;静息状态下的每搏输出量运动组增加,而瑜伽组(即对照组)减少。运动组心率从68±11降至64±11,而瑜伽组没有明显变化。而其他指标,如静息仰卧位心输出量、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透壁压在两组都没有明显变化。

由于本研究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buc.com/xjbby/15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