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艰难的前降支分叉病变,艰难的对角支处理

艰难的前降支分叉病变,艰难的对角支处理



本期主持:谢学建教授空军第医院

老年男性,发作性胸闷、头痛3年,加重3天。

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

查体:BP/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66次/分;异常心电图:T波异常(I、aVL、V1-V5T波倒置)。

心肌酶谱均在正常范围。

肌钙蛋白T正常。

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入院心电图如下:

造影如下:

造影结果示:旋支中段90%狭窄,前降支近段99%狭窄,第一对角支细小,第二对角支近段95%狭窄,较长,直径约2.5mm,比较重要。

处理策略

分次处理,首先处理前降支,择期处理旋支。前降支近段二个对角支靠的比较近,第二对角支直径约2.5mm,且细长,较为重要。第一对角支细小用导丝保护以不闭为原则,第二对角支较重要,术式采用MiniCrush。

技术操作过程存在的难点

前降支狭窄较重,狭窄段短,保护第一和第二对角支导丝及前降支置入导丝,共三根导丝,且在球囊及支架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前降支血流一过性受影响,轻则引起患者心绞痛发作,重则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危及患者生命。

技术要求

越简单越好,解决主要问题。如果行复杂操作,术者操作必须熟练,操作过程不能拖泥带水,出现问题要有灵活机动处置的能力。

EBU3.5指引导管,Sion导丝放第二对角支,SionBlue导丝放前降支,Runthrough放第一对角支。

用2.0×20mm球囊扩张前降支,造影测量病变长短,选合适长度支架。

用2.0×20mm球囊扩张边支后提示前降支血流减慢,遂用该球囊再次扩张前降支近段病变。造影血流改善。

造影提示第二对角支病变远段有夹层,遂用球囊低压力贴。此时患者导管压力低至70/40mmHg,心率减慢至40次/分,自觉胸闷、头痛。于是冒烟示前降支血流慢。在给阿托品、去甲肾上腺素的同时改变手术方式。前降支植入3.5×18mm支架。

前降支支架植入后,支架膨胀不全,前降支血流恢复至TlMI3级,患者胸闷、头痛症状缓解。但悲剧了,第二对角支不显影了。

下一根Runthrough掏网眼,多次尝试失败。

考虑支架膨胀不全,支架网眼未完全打开,遂用高压球囊后扩整形,但导丝仍无法穿过支架网眼进入第二对角支。

换用Pilot50,还好,通过了,美中不足,近段两导丝有分离,中段、远段重合。用1.2×6mm球囊通过了一下,造影示对角支显影,近段导丝分离。考虑近段Pilot50是否在假腔,不放心!

将Pilot50撤至近段重新调整与对角支导丝完全吻合。用1.2×6mm球囊扩张网眼及对角支近段病变,造影示前降支第二对角支显影,血流恢复。

术后心电图:

讨论

1.术中血压低,心率慢是什么原因所致?

2.前降血流减慢是预扩不充分所致,还是其它原因?

3.如果下次做能采用MiniCrush术式吗?如果可以,应该怎么做?

4.当然安全下台是首选。但激进点,患者血流均恢复了,血流动力学稳定,还有必要在第二对角支植入支架吗?

Drking道金医学

声明:本讨论来源于介入并发症群及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专家姓名+Drking道金医学)。文内观点针对特定病例,不具备广泛临床指导意义,请勿简单模仿,以免对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对于盲目模仿文中方法带来的不良后果,Drking道金医学不负任何责任。

说明:文章中所使用的文字和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撤回删除。

本期编辑:耿红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buc.com/xjbby/1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