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因为你,我们努力做到更好
因为你,我们努力做到更好
????护士长转给我一封表扬信,“文采不错”我说。开业至今,几乎每周都能收到病人的表扬信或锦旗。起初我并没有特别留心这封表扬信。“老朱家写的表扬信”。护士长注意到我的不经意,又加重语气提醒我,语气里满满的自豪感。
老朱到我们科室治病,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先是内科主任告诉我,一个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炎症已经控制住了,需要手术。并强调“是一个关系”。之后,一个部办领导和我说,一个同学的爱人要做手术,请多多关照。最后,院领导给我打电话,语重心长的说,一个熟人,是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医院做手术,一定要照顾好。三番五次的招呼,使我对老朱到来有些期待。
我是在一天下午见到老朱和他妻子的。一看老朱体质就很虚弱,面色苍白,谈话时连偶尔的微笑都显得有气无力。他妻子是一个利索能干的女人,略快的语速表明她内心的焦虑。其实,两三年前老朱就知道自己得了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当时医生建议手术,但他有些害怕,就一直拖着。医院的护士长,日常照护做的好,倒也相安无事。两三个月前,老朱觉得乏力,有点发烧,以为吃点感冒药和抗生素就能过去。可这次和以往的感冒明显不一样,症状时好时坏,而且体温总降不下来,每天都有点低热。一家人这才觉得不对劲,以为肺部出了问题,直接来到医院呼吸内科。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心脏超声检查提示,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左室流出道压差70mmHg)、主动脉瓣狭窄(跨瓣压差40mmHg)、二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主动脉瓣、二尖瓣赘生物形成。
我们见面后的第三天老朱转入我们科室,他的到来对我们是个考验。老朱妻子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在住院期间得到充分的展示,从扎针输液,到护理查房,她总能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情中发现一些问题,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我对她说,等老朱出院时,给我们做个讲座,可以讲讲护理小技巧,也可以讲讲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她说“张院长,我有好多同学医院上班,他们也很乐意给我帮忙,但我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医院刚刚开业,我家里其他人也不同意来这里手术的,但我坚持要来找你做手术!你们护士姑娘虽然年轻,但很努力!”我们能够理解她的心情,对我们充满了希望,但又有一点担心。在老朱的诊治上,我们更加注重每一个细节,唯恐一点点纰漏,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老朱的手术进行的很顺利。术中切除了肥厚的前室间隔肌肉(5.1g),进行了主动脉瓣置换(二瓣畸形并狭窄)和二尖瓣置换(二尖瓣后瓣周脓肿)。术后当天就拔除气管插管,第二天转入普通病房。之后的恢复波澜不惊。一天晚上我正在办公室,老朱妻子敲门进来了,脸上挂满了久违的笑容。“我们明天就出院啦”她掩饰不住的高兴,看得出来她心里也终于放松了。我说,明天给我们讲讲如何提高护理质量?“讲什么呀,你们做的很好啦”她笑得更灿烂了。她和我讲了他和老朱的恩爱感情、老朱生病后她的担心和无助、在我院手术她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所以住院期间整天精神高度紧张。现在想来,有一些要求,略显苛刻,并请我代向护理姐妹们道歉。说真的,我们内心也非常感谢老朱妻子!因为她帮助我们成长,因为她,我们努力做到更好。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小资料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0.2%。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特殊类型的肥厚型心肌病,由于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和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导致左室流出道梗阻和二尖瓣返流。
研究表明:约2/3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最终进展为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对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和永久性双腔心脏起搏器,但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年Morrow第一次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肥厚心肌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经过近60年发展,随着对HOCM病理解剖认识的深入,手术方法的改进,目前外科手术已成为药物治疗无效HOCM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死亡率小于1%,90%至95%的病人手术后5年以上不会复发,术后10年以后的患者其寿命与正常人群接近。近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英国《柳叶刀》、美国《循环》、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刊《欧洲心脏杂志》、美国心脏学院会刊《JACC》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一致推荐外科手术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金标准”。
医院心脏外科张金洲教授于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改良Morrow手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目前已开展余例,成功率98%以上。单人主刀手术量和手术效果在国内名列前茅。
注:文中患者为化名
END撰文|张金洲
编辑|王路飞
审核|张金洲
往期推荐:
我身边的“李焕英”
心血管健康问之心脏是怎么构成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