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以针为矛,探头为盾硬科技改变麻醉视界

以针为矛,探头为盾硬科技改变麻醉视界



非常不幸的慢性病患者是什么?糖尿病患者!

更不幸的患者是什么?糖尿病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患者!

还有更不幸的呢?糖尿病合并多脏器衰竭还要行外科手术的患者!

日前,我们西安医院麻醉手术部就遇到了这么一位不幸的患者。

危重患者年年有,今年危重特别多

X先生,48岁,糖尿病史十余年,并发症无数,合并了扩张性心肌病后更是出现了心律失常、左心衰竭的症状。1年前因为心律失常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血糖控制不佳,今年2月份起搏器植入部位红肿,经过反复的药物治疗,感染还是无法控制甚至发展为破溃流脓。因为存在起搏器依赖,如因感染而取出心脏起搏器无疑会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所以,X先生不得不接受保留起搏系统的外科清创治疗。

外科清创,手术不难,可是麻醉难度不小。局部浸润麻醉?患者术前心功能极差,清创范围又大,疼痛会增加心脏负荷引发心力衰竭,局麻显然不能满足手术需求。全身麻醉?患者术前已有糖尿病继发的多脏器功能不全,又合并扩张性心肌病,心脏超声显示全心增大,EF值仅26%,ASA分级为IV级,全身麻醉风险实在太大。神经阻滞?患者存在病理性肥胖(身高cm,体重kg,BMI=41),椎旁组织在超声下显示不清,植入部位的感染和迁延不愈导致术区解剖层次不清,极大增加了神经阻滞麻醉的难度。

艺精人赞话不多,麻醉医师棒棒哒

麻醉难度高,而手术又迫在眉睫。麻醉手术部在王强主任的主持下进行了全科讨论,确定了对患者行多点联合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以严军、谭敬医师为代表的可视化专业小组前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神经阻滞临床经验,不由分说,担负起了这次的医疗挑战。

10月13日,由麻醉医师严军、谭敬、王韶双等组成的医疗小组对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由于患者胸壁组织感染严重,只能间接对左侧经锁骨上臂丛神经+左侧颈浅从+肋间神经进行阻滞。同时对患者进行有创血压等监测,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麻醉效果良好,术中患者无明显疼痛不适。但麻醉后脉搏氧饱和度逐渐降低至95%,疑似为左侧膈神经受累。手术顺利进行,外科医生对坏死的皮肤及组织进行彻底清创,外置起搏器及导线,冲洗起搏系统周围的组织腔隙,术后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年10月20日行二期清创修复,同时要将起搏器深埋于胸大肌下。因为局部感染已经控制,医疗小组改进了前次的麻醉计划,使用超声引导下的左侧胸部神经+左侧锁骨上神经+左侧肋间神经阻滞。既保证了麻醉效果,又避免了神经阻滞对呼吸的影响。X先生对麻醉效果非常满意,清创修复和起搏器深埋术进行的十分顺利。

饮马江湖上,仗剑走天涯

随着社会的富足、医学的进步、平均寿命的增长,我们遇到的合并多脏器衰竭的外科手术患者越来越多。面对越来越多的棘手病患,麻醉人急需改良现有的麻醉手段和理念。

麻醉手术部王强主任敏锐的捕捉到硬科技在未来对麻醉领域的引领作用,果断引进包括超声在内的多种可视化设备并培训人员,成立可视化技术攻关小组。为了快速提高科室整体的超声应用水平,多次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亲临交流示范。我们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不忘把这项技术播撒到基层去,多次举办医院培养技术人才。交大一附院麻醉手术部更是成为西北地区首批“超声区域阻滞培训基地”。如果说从前是麻醉的“盲目时代”,那么现在包括可视化在内的各种硬科技就成为了麻醉医师的眼睛。在这双眼睛的帮助下,我们先后完成了涵盖孕24周早产新生儿和98岁红军老奶奶在内的各种危重患者的临床麻醉、危重病患床旁诊断、休克复苏等各项挑战。

凝聚各方智慧,在不远的将来,西安会被打造为全球硬科技之都。而有了硬科技的帮助,西安医院麻醉手术部的“麻将”“麻花”们犹如手持利刃,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无惧临床的血雨腥风,笑傲饮马麻醉江湖。

END

作者:杜丹谭敬王韶双

转自:西交大一附院麻醉手术部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buc.com/xjbby/9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