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症状 > 科普克山病防治知识
科普克山病防治知识
克山病是一种只在特定地区流行的原发性心肌病,主要侵害人体的心脏,病理学特征表现为心肌实质的变性、坏死和纤维化而致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于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所以叫克山病,是一种地方病。由于急性发作的病人常有呕吐,一开始吐出来的是胃里的食物,到后来把黄绿色的胆汁也吐了出来,所以病区的老百姓又叫“吐黄水”病。
克山病的发病病因
克山病的病因至今还不是完全清楚,主要有以下学说。
1.硒缺乏:克山病发病与生活环境低硒有密切关系。
2.膳食单一:病区群众的食物品种单一,导致缺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不足,使得机体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发病。
3.肠道病毒感染及真菌毒素中毒学说等。
·流行特征·1.地区性
克山病发生在我国由东北到西南的一条低硒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重庆、云南、西藏、贵州、湖北16个省(区)。
2.时间性
克山病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多发年和多发季节。多发年常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例如北方的急型克山病多发生在冬季,而南方的亚急型多发生在夏秋季。
3.人群选择性
克山病只在病区的农村和吃自产粮食的农业人口中发病,同一地区的非农业人口极少发病。特别是病区中的育龄妇女和断乳后至学龄前儿童得病的比较多见。另外,克山病还有“欺生“的特点,从不是克山病区搬迁到病区的人比当地土生土长的人更容易得病。
4.家庭聚集性
本病还具有家庭聚集性,病人集中或几年之内间断地在同一家庭发病,而这些家庭又常是当地生活困难的农业户或新迁入病区的困难农业户。夫妻可以同时或先后发病。
·克山病的分型及症状·克山病按起病情况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潜在型,目前我省主要的类型是慢型和潜在型。
1
慢性克山病
发病比较缓慢,病人多有头晕、头痛、心跳加快、上腹饱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四肢发凉等慢型心功能衰竭的症状;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咳嗽;病人常有下肢、颜面浮肿、肝肿大;X线片常可以发现心脏扩大。
2
潜在型克山病
病人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常在普查或体检时发现有心电图改变。但在劳累后可能会有头晕、心悸、气短、恶心等症状,休息后可消失或缓解。
一般来说,要诊断一个人是否得了克山病,首先这个人必须有在克山病的流行地区的生活史;还要有心脏病的表现(心脏增大或形态、搏动、节律或心电图的异常、气短、心悸、奔马律、肝大和浮肿);另外,还要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后才能诊断为克山病。
·克山病的预防和治疗·由于克山病的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所以预防也只能是针对可能的病因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预防措施
1
补硒预防;
2
膳食预防,主要是改变单一饮食,使品种多样化,尤其增加大豆制品,并不断增加肉食品及蔬菜的比例等;
3
“三防四改”,防寒、防烟、防潮;改良水质、改善营养、改善环境卫生、改善居住条件;
4
消除发病诱因,防寒、防暑,控制感染,防止过度疲劳,防止精神刺激,防止暴饮暴食等。
治疗慢型克山病的治疗主要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并防止感染、过度劳累、受寒等诱因。
潜在型克山病一般不需治疗,但对不稳定的潜在型克山病则需要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功能,加强营养,劳逸结合,防止感冒,一旦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