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治疗 > 杨杰孚教授室性心律失常指南解读

杨杰孚教授室性心律失常指南解读



欧洲心律协会/美国心律学会/亚太心脏节律学会(EHRA/HRS/APHRS)联合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内容贴近临床且更注重实用性,医院杨杰孚教授对该共识的重要内容进行了解读。一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

1.首先纠正诱发因素,如缺血、电解质紊乱,若为药物所致,应减量或停用。

2.治疗原发病。

3.终止心律失常。

二室性早搏(一)功能性室性早搏

1.治疗适应证

(1)在反复告知患者早搏的良性预后和安慰治疗后,症状仍然明显者可考虑药物治疗。

(2)检查发现左室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或左室扩大的患者,频发的无症状室性早搏可能也需要治疗。

(3)24小时内发作超过1万次的室性早搏患者,随访时需重复监测超声心动图。

2.治疗

(1)对安慰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但这些药物本身也可能引起明显症状。

(2)导管消融仅用于症状明显、发作频繁的患者(通常早搏占总心率20%以上),成功率达74%~%。

(二)结构性心脏病室性早搏

1.对于EF35%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早搏的数量并不能预测猝死的危险性。

2.合并左室功能受损的室性早搏患者,即使存在明显的瘢痕组织,消除高负荷的室性早搏(10%)可明显改善左室功能。

3.频发的室性早搏干扰心脏再同步治疗时,需给予药物或导管消融治疗。

(三)室性早搏与心肌病

绝大多数频发室性早搏不会进展为心肌病,室性早搏可能是潜在心肌病的一种临床结果,导致左心室功能受损的24小时内室性早搏负荷通常在总心搏的15%~25%以上。

三室性心动过速(VT)(一)非持续性室速(NSVT)

NSVT是指血流动力学稳定,持续时间30秒的VT。

1.无器质性心脏病NSVT

(1)只有症状明显、无休止或造成左室功能下降时才需要给予药物或导管消融治疗。

(2)运动诱发的NSVT,预后不佳,可能存在心肌缺血。

(3)患者心率在~次/分时易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猝死风险增高。

2.器质性心脏病NSVT

(1)目前尚无证据显示药物或消融可降低无症状NSVT的死亡率,故不推荐进行治疗。

(2)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NSVT,因室速可增加患者死亡率,故无论是心梗急性期还是心梗后都必须处理。

(3)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NSVT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尚不明确,若无症状,不主张药物或导管消融治疗。

(二)持续性室速

持续性VT是指VT持续时间30秒或VT持续时间30秒,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1.特发性持续性室速,首选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其次,可选择索他洛尔、美西律、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有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和较大的副作用。

2.对于心脏病引起的持续性室速,若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首先考虑电复律。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可达龙、利多卡因等。当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导管消融或ICD治疗。

3.注意纠正诱发因素及治疗原发病。

(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长QT引起扭转性室速的处理:

(1)停用一切可引起QT延长的药物。

(2)静脉补镁:1~2g硫酸镁用5%GS10ml稀释后快速静注,以后2g/~ml液体静滴。

(3)静脉补钾:最好补到4.5~5.0。

(4)心动过缓者可用临时起搏(起搏频率超过90次/分)。

(5)给予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

(6)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用利多卡因,但禁用胺碘酮。

四室颤/无脉搏的室速

1.首选电除颤或电复律。

2.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3mg,每3~5分/次。

3.尽快启动CPR,给予气管插管。

4.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稳心颗粒——心慌、心悸、胸闷、失眠、乏力等症状首选用药(1)传承汉代经典名方炙甘草汤,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制,精工制造,《药典》中唯一防治心律失常的现代专利中药,累计销售3亿盒;(2)国际标准循证证据:显著改善心慌、心悸、胸闷、乏力等患者自觉症状;早搏防治首选药物;(3)国际机制证据:调节多离子通道(Na+、K+、Ca2+),高效、广谱防治房性、室性、遗传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增强心肌收缩力,有效改善心功能,且疗效与剂量正相关;(4)循证证据:活血化瘀,抗心肌缺血缺氧,防治冠心病,联合丹红注射液疗效更好;(5)循证证据:镇静安神,改善睡眠,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总有效率91.46%。点击上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白癜风应该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buc.com/xjbzl/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