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治疗 > 年CDFICTMRI上岗证和中级

年CDFICTMRI上岗证和中级



北京有什么好的医院是治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评日期及时间一般在9-10月下旬,具体时间请以官方公告为准。(网报7-8月)

我们的模式

(最全的题库)

(考点精讲视频)

资料包含实体题库,电子题库,视频,刷题。CDFI书籍题库为曹雁教育出版,CTMRI为辽宁科技出版。

7月1号之前普通班元,包过班元

7月1号后收费普通班元,精讲班元,包过0元。

单卖专区

CDFI书籍题库68元包邮(超声联盟出版,预计6-7月份上市邮寄)

视频加电子题库U盘元以上

刷题元

(温馨提示:以上班次均为电子资料,交费后即视为报班成功,不存在退费,审核等问题考生自行负责,包过班两年内未通过全额退款,(备注身份证号码和姓名)

曹雁老师超声联盟超声中级职称辅导班

1.单科班上一年度有1_2门未通过题库+视频邮寄元邮寄(备注未通过科目)

2.自学班题库+视频+书籍+冲刺考点0元邮寄

3.精讲班题库+视频+书籍+冲刺考点+人工刷题元邮寄

4.包过班两年未过全额退费,0元

(备案姓名和身份证号)

曹雁简介:医学影像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于医院,专业为超声科,擅长超声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超声诊断,资深医用设备上岗证和医学影像职称考试辅导专家,是当今超声医学培训领域最具实力的优秀名师,以其特有的幽默和紧密结合超声临床的讲课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出题规律及命题特点“超声系列图书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销售逾5千册。投资创办“曹雁教育和超声联盟”,全面投身到超声医学考试培训和教育事业中,致力于为中国超声医学考试考生提供最优质的辅导教材和培训课程。

(实体书一套元)

销售部负责人

销售部负责人

CDFI33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90.00)

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像图表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分数:2.00)

A.囊内可见不均匀点状回声

B.在月经期检测时,常可发现肿块增大

C.无回声区内细小强回声可随体位移动

D.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E.囊壁薄√

解析:[解析]卵巢内膜血肿一般为正圆形,但是偶遇粘连或受盆腔脏器挤压则可变为不规则形;囊肿包膜厚而表面不光滑,“巧克力”囊肿生长初期,增长迅速,壁较薄,长期病变者壁变厚。病史短者,囊内含有均匀较密低回声光点,病史较长者,内含的光点密度增加,回声增强,可接近实性回声。

2.股骨长度测量点是(分数:2.00)

A.从近端股骨颈到远端股骨髁√

B.从股骨头到内上髁

C.股骨骨干全长

D.从大转子到远端股骨髁

E.从股骨头到髁间切迹

解析:[解析]股骨长测量标准切面:从股骨外侧扫查,完全显示股骨,股骨两端呈平等的斜面。测量方法:测量不包括股骨颈及远端骨骺的股骨骨干全长,测量点在股骨两端的中点上。

3.由超声多次发射而引起的伪像称为(分数:2.00)

A.切面厚度伪像

B.旁瓣伪像

C.声影

D.混响√

E.折射声影

解析:[解析]超声照射到良好平整的界面而形成声在探头与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出现等距离的多条回声,其回声强度渐次减弱。

4.对于超声诊断仪的工作条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

A.超声监视器避免阳光直射

B.设备应避免放置在高温、潮湿的环境

C.对超声设备无地线要求√

D.超声设备要求使用稳压源

E.要远离电场、高磁场

解析:[解析]超声设备有地线要求。超声仪器设备应经常保养,包括防尘、防潮、防高温、减少震动。

5.下列对马凡综合征的二维超声检查所见,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

A.主动脉变宽,伴有二尖瓣退行性变

B.降主动脉局部缩窄√

C.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都明显扩张,形成动脉瘤

D.主动脉扩张,伴主动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形成夹层动脉瘤

解析:[解析]马凡综合征又称主动脉及其瓣环松弛症、蜘蛛指综合征,超声的主要表现是:①主动脉瘤样扩张,成人主动脉内径在40mm以上,主动脉扩张从主动脉瓣膜附着处开始延伸至无名动脉起始处,在此基础上,如主动脉内膜发生断裂,则逐渐发展形成主动脉夹层;②主动脉瓣口增大并关闭不全;③二尖瓣脱垂,二尖瓣瓣叶冗长,运动幅度增大;④左心房、左心室扩大。

6.心尖区声窗可检测到的切面不包括(分数:2.00)

A.四腔心切面

B.五腔心切面

C.二腔心切面

D.三腔心切面

E.右心室流出道切面√

解析:[解析]心尖区声窗可检测到的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二腔心切面、三腔心切面、心尖冠状窦四腔切面。

7.女性患者,33岁,两侧乳房先后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月经来潮前3~4天乳房胀痛明显,超声检查见:两侧乳房增大,内部结构稍紊乱,见分布不均匀粗大光点、光斑及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其最可能患有(分数:2.00)

A.乳腺炎

B.乳腺脓肿

C.乳腺癌

D.乳房囊性增生症√

E.乳腺囊肿

解析:[解析]乳房囊性增生症,临床可触及多个结节,月经来潮前乳房胀痛明显,超声检查:两侧乳房增大,内部结构稍紊乱,分布不均匀,光点粗大,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

8.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是(分数:2.00)

A.肿物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连的血流频谱

B.肿瘤可以位于眼球的任何部位,以后极部詹多

C.肿瘤可为半球形、V形、不规则形

D.病变大小超过1mm即可发现

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视网膜母细胞瘤有比较典型的声像图表现:①二维超声表现:a.形态,肿瘤形状多样,可为半球形、V形、不规则形;可以表现为眼球壁的广泛增厚;可以充满整个玻璃体腔;可单发,亦可多发。b.大小,病变大小超过1mm即可发现,部分病例的病变甚至可以充满整个玻璃体腔。c.位置,肿瘤可以位于眼球的任何部位,以后极部病变居多。d.边界,肿瘤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可以准确的鉴别。e.内部回声,病变的内部回声不均匀,70%~80%的病变内可探及不规则斑片状强回声,即“钙斑”。f.继发性改变,由于肿瘤为视网膜的肿瘤,因此极易出现视网膜脱离,超声显示为漏斗状强回声带。少数肿瘤坏死明显者,可见漂动的弱回声团与眼底肿瘤相连;当破坏视网膜的血管时,可以并发玻璃体出血。②多普勒超声表现,瘤体内可见红蓝相伴的血流信号,且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延续。频谱多普勒可测得高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的血流特征基本相同,但收缩期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视网膜中央动脉。

9.老年男性近期出现腹痛、血尿,上腹部可触及肿物。超声检查,发现实性低回声包块,内可见强回声光团,检查中发现下腔静脉及肾静脉内可见低回声物充填。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

A.肾母细胞瘤

B.移行细胞瘤

C.肾细胞癌√

D.血管瘤

E.多囊肾

解析:[解析]肾细胞癌属于恶性肿瘤,常发生钙化,并侵犯肾静脉;肾母细胞瘤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移行细胞瘤好发于肾盂,呈低回声,无钙化,不侵犯肾静脉;多囊肾是一种良性囊性病变,具有明显家族性,无转移;肾血管瘤是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不明显。

10.腹膜后间隙内容物大多数来自(分数:2.00)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胚层和内胚层

E.中胚层和外胚层

解析:[解析]腹膜后间隙内容物大多数来自中胚层,除胰腺、肾上腺、肾脏、输尿管、部分肝脏、大部分十二指肠器官外,还包括脂肪、肌肉、神经和淋巴组织等。

1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下述哪种性能是正确的(分数:2.00)

A.能显示平均速度为0的灌注区的血流

B.血流成像对超声入射角的相对非依赖性

C.不出现彩色血流信号混叠

D.不能显示血流速度快慢

E.能显示血流方向√

解析:[解析]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根据多普勒原理用彩色信号来对血流速度及其参数进行检测的,人为规定: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背向探头的血流为蓝。

12.超声发现胎盘下缘位于子宫颈内口边缘,称(分数:2.00)

A.完全性前置胎盘

B.部分性前置胎盘

C.边缘性前置胎盘√

D.低置胎盘

E.环形胎盘

解析:[解析]边缘性前置胎盘是指胎盘下缘位于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13.健康人行CDFI检查,不应出现(分数:2.00)

A.左心室流出道出现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

B.轻度的二尖瓣反流

C.肺动脉瓣轻度反流

D.轻度的三尖瓣反流

E.轻度的主动脉瓣反流

解析:[解析]正常人各瓣膜均可出现少量的生理性反流。正常人左心室流出道血流为收缩期蓝色血流束。

14.正常成人(男性)脾脏厚径超声测值(分数:2.00)

A.<3.5cm

B.<4.0cm√

C.<4.5cm

D.<5cm

E.<6cm

解析:[解析]正常成人最大肋间斜切面上侧长度范围为8.0~12.0cm,宽度范围为5.0~7.0cm之间,厚度不超过4.0cm。

15.关于肝脏造影的三个时相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

A.门脉相:30~s,血管呈“条带状”较强回声

B.动脉相:<30s,动脉血管在造影剂注射后最先显影呈亮线状强回声

C.延迟相:>s肝实质均匀增强,约在注射造影剂后2min达高峰√

D.延迟相从造影剂注射后,至增强信号完全消失结束期间,血管结构也能显影

E.以上都正确

解析:[解析]延迟相从造影剂注射秒至6分钟,增强水平较门脉期减低,增强来自残留在门脉以及肝窦内的微泡。

16.彩超的自相关技术的作用是(分数:2.00)

A.改变二维信号的灰阶对映

B.分析信号相位差,得出血流速度均值和方向√

C.放大回波信号的幅度

D.高通滤波,滤去低频信号

E.将回波信号相加

解析:[解析]彩超的自相关技术能够分析信号相位差,得出血流速度均值和方向。

17.下列哪项为甲状旁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分数:2.00)

A.甲状腺后缘可见单发圆形、椭圆形低回声区,包膜薄而完整

B.甲状腺后缘可见单发长方形、三角形、不规则形低回声区,包膜薄而完整

C.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则为合并出血、坏死或囊变所致

D.腺瘤前缘和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环绕并进入瘤体内

E.以上都是√

解析:[解析]甲状旁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甲状腺后缘可见单发圆形、椭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低回声区,均质,包膜薄而完整,内部出现无回声区则为合并出血、坏死或囊变所致,CDFI示腺瘤前缘和周边可见丰富的血流环绕并进入瘤体内。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占80%,引起血钙、磷代谢障碍。常见的临床表现:骨关节痛,骨质疏松,多处骨折,X线有典型表现。虽有反复肾结石,但肾功能往往正常,没有尿毒症。

18.Dumziez双重杂音常检查的动脉是(分数:2.00)

A.颈动脉

B.锁骨上动脉

C.桡动脉

D.胭动脉

E.股动脉√

解析:[解析]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可听到一种杂音——Duroziez双重杂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股动脉上,稍加压力,即可听到收缩期与舒张期皆出现的杂音,呈吹风样,不连续。这是由于脉压增大,听诊器加压造成人工动脉狭窄,血流往返于动脉狭窄处形成杂音。此杂音亦可见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

19.关于原发性输卵管癌,下述哪项说法是错误的(分数:2.00)

A.常伴有不孕症

B.发病率仅次于卵巢癌√

C.阴道排液为间断性

D.阴道排液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量可多可少

E.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解析:[解析]原发性输卵管癌发病率低,多发生于中老年,尤其是绝经后患者,病因可能与慢性输卵管炎有关。临床症状主要有下腹部包块、阴道排液、阴道流血、腹胀、腹痛等。输卵管癌早期诊断有困难,约有一半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临床表现易与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相混淆,术前少有明确诊断者,多在术后病理检查时明确诊断。

20.右心室双出口与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的超声鉴别要点是(分数:2.00)

A.前者合并肺动脉狭窄,后者少见肺动脉狭窄

B.前者主动脉和肺动脉均起自右心室,后者主动脉起自右心室,肺动脉起自左心室√

C.前者右心室大,后者右心室正常

D.前者室间隔缺损大,后者小

E.前者常伴右位心,后者无

解析:[解析]右心室双出口是一种少见的发绀型先心病,指主动脉和肺动脉完全或大部分开口于形态学上的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是左心室唯一的出口。完全型大动脉转位是指主动脉发自形态学右心室,肺动脉发自形态学左心室,主动脉通常位于肺动脉右前方。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是指心房正位,左、右心室反位,主动脉和肺动脉也同时互换位置。

21.下列关于自然组织谐波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

A.增加可视帧频

B.增加界面分辨力、清晰度及信噪比√

C.增加高频超声的穿透深度

D.提高声输出功率

E.减少超声能量的衰减

解析:[解析]组织谐波成像具有以下优势:①提高信噪比,利用二次谐波成像可消除大部分近场伪像。②消除旁瓣干扰,改善远场图像质量。

22.动静脉瘘的超声表现不包括(分数:2.00)

A.瘘道近端动静脉管径明显增宽√

B.创伤性动静脉瘘可直接显示瘘道

C.瘘口处可见五彩镶嵌血流

D.瘘道远端动脉血流速度减慢,频带变窄

E.静脉内出现动脉化血流频谱

解析:[解析]动静脉瘘超声表现为:瘘道近端动静脉管径均有增宽,以静脉扩张为主;瘘口处可见五彩镶嵌血流进入静脉;瘘道近端动脉流速加快,频带增宽,静脉频谱动脉化,静脉频谱动脉化为诊断动静脉瘘最有力的证据;动静脉瘘分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瘘口为多发,后天性多因创伤引起,瘘口单发。

23.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最常见于哪两个瓣(分数:2.00)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C.二尖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肺动脉瓣

解析:[解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指由于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瓣膜结构受损、纤维化、粘连、缩短,使单个或多个瓣膜发生狭窄或关闭不全。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常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24.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是(分数:2.00)

A.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无包膜,呈低回声

B.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清,有包膜,呈低回声,周围有晕征√

C.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不光滑,无包膜,呈低回声

D.圆形或椭圆形肿物,边界不光滑,有包膜,呈强回声

E.以上都不对

解析:[解析]甲状腺腺瘤的声像图特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包膜完整,内呈低回声多见,囊性变时呈无回声或混合回声。CDFI示腺瘤周边声晕处见较丰富的动脉血流信号,呈环状分布。腺瘤所在侧甲状腺上动脉的峰值流速高于健侧。

25.谐波成像在临床中应用,不包括(分数:2.00)

A.基波显像良好的脏器√

B.增强心肌和心内膜显示

C.增强心腔内声学造影剂的回声信号

D.增强细微病变的分辨力

E.减少近场伪像及近场混响

解析:[解析]二次谐波噪音信号少,信噪比高,分辨力高,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增强细微病变的分辨力,减少近场伪像及近场混响。在心血管方面主要用于增强心肌和心内膜显示,增强心腔内声学造影剂的回声信号。

26.患者反复发热伴右上腹疼痛,超声检查示左肝管内数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前方与胆管壁之间见液性暗带,后方伴声影,提示诊断为(分数:2.00)

A.肝内钙化灶

B.肝内胆管积气

C.肝内胆管结石√

D.胆管细胞肝癌

E.胆道蛔虫

解析:[解析]肝内胆管结石声像图表现:在肝内出现强回声光团;在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结石强回声团具有沿左右肝管走向分布的特点,其周围有宽窄不等的液性暗区;结石阻塞部位以上的小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可轻度扩张。

27.异位妊娠时,子宫内假孕囊来自于(分数:2.00)

A.卵黄体

B.子宫肌瘤

C.卵巢肿瘤

D.子宫蜕膜√

E.盆腔炎性病变

解析:[解析]异位妊娠时,子宫腔内回声增多,表现多样性,是来自宫内蜕膜及出血,与宫内胎囊光环蜕膜比较,宫外孕蜕膜囊反光弱而暗,不甚清晰。

28.关于频谱多普勒技术不对的有(分数:2.00)

A.测量血流速度

B.确定血流方向

C.确定血流种类

D.尽可能了解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

E.获得有关血流参数

解析:[解析]超声多普勒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动脉、静脉血流速度;确定血流方向;确定血流种类,如层流、湍流、射流等;获得速度、时间积分、压差等有关血流的参数。

29.前列腺解剖学分叶中,易发生增生的腺叶是(分数:2.00)

A.前叶和中叶

B.中叶和后叶

C.中叶和左右侧叶√

D.后叶和左右侧叶

E.前叶和左右侧叶

解析:[解析]前列腺一般分为5叶:前叶、中叶、后叶和两侧叶。中叶呈楔形,位于尿道前列腺部与射精管之间。左右侧叶分别位于尿道前列腺部和中叶的两侧。老年人因激素平衡失调,前列腺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的前列腺肥大,常发生在中叶和侧叶,从而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后叶位于中叶和侧叶的后方,是前列腺肿瘤的易发部位。

30.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流频谱主要特点不包括(分数:2.00)

A.峰值流速减低

B.加速时间缩短

C.射血期缩短

D.射血前期延长

E.减速时间缩短√

解析:[解析]正常肺动脉血流频谱形态类似抛物线,上升支与下降支基本对称,轻度肺动脉高压时频谱形态无明显改变,中一重度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频谱可出现射血前期延长,加速时间及射血时间缩短,峰值前移,下降支顿挫,频谱类似三角形。

31.转移性骨肿瘤的超声表现哪一项是不正确(分数:2.00)

A.局限性骨质破坏

B.边缘不整齐

C.内部呈均匀性低回声或不规则强回声、

D.晚期肿瘤穿破皮质后在软组织内出现包块

E.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不显示√

解析:[解析]转移性骨肿瘤一般表现为局限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晰但不整齐,内部呈均匀性低回声或不规则强回声,晚期肿瘤穿破皮质后在软组织内出现包块,骨折时可见骨端转移、骨折端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可见异常的血管伸入肿瘤内,肿瘤内血流信号较丰富。

32.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技术主要用于(分数:2.00)

A.测量血流速度

B.确定血流方向

C.确定血流种类

D.获得有关血流参数

E.以上都对√

解析:[解析]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测量血流速度;确定血流方向;确定血流种类;获得有关血流参数。

33.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的用途,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

A.观察心包积液√

B.确定心腔界限

C.观察瓣膜口反流

D.判断解剖结构属性

E.观察心腔间的右向左分流

解析:[解析]超声造影在心血管的用途有很多:①右心系统声学造影: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检测心功能;识别心内膜界限。②左心室超声造影:识别左心室内膜的界限;识别心内组织结构;增强血流多普勒信号,有助于更好的观察各个瓣口的反流以及心腔间、心腔与大血管间的分流。

34.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不分布于哪段室壁(分数:2.00)

A.下壁心尖段

B.前室间隔中段

C.前壁中段

D.后壁基底段√

E.侧壁心尖段

解析:[解析]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分布于前间隔、前壁与心尖部心肌。

35.关于胎盘早剥的临床和超声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2.00)

A.妊娠晚期阴道出血

B.胎盘覆盖宫颈内口√

C.分为胎盘后与边缘出血

D.可导致早产,胎儿死亡

E.系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

解析:[解析]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底蜕膜层出血形成血肿。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轻型可无症状,重型可威胁母儿生命。胎盘早剥超声诊断要点:①胎盘异常增厚变大,内回声紊乱;②数天或数周后血肿液化,可见胎盘后方无回声,与胎盘有分界,随孕周增加,无回声区缩小。

36.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是(分数:2.00)

A.碱性磷酸酶

B.谷草转氨酶

C.甲胎蛋白√

D.间接胆红素

E.以上都不是

解析:[解析]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L。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间接胆红素属于肝功能检查。

37.B型实时扫查,电子式与机械式探头比较,其特点是(分数:2.00)

A.电子探头比机械探头噪声大,有震动

B.机械探头比凸阵探头大

C.机械探头振子数比电子探头多

D.电子凸阵探头具有较大的近区及远区视野,适宜心脏检查

E.电子探头较机械探头耐用√

解析:[解析]B型实时扫查,电子式与机械式探头比较,其特点是电子探头较机械探头耐用。

38.下列卵巢肿瘤中,哪种肿瘤不产生性激素(分数:2.00)

A.黏液性囊腺瘤

B.原发性绒毛膜癌

C.畸胎瘤√

D.卵泡膜细胞瘤

E.颗粒细胞瘤

解析:[解析]研究认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的内分泌功能有时比颗粒细胞瘤的内分泌功能还强,具有分泌多种性激素的功能,以分泌孕酮为主;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功能性肿瘤,3/4以上有雌激素活性;绒毛膜癌可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39.正常肾脏声像图表现为(分数:2.00)

A.肾实质位于肾窦回声与肾轮廓之间,呈低回声

B.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与肾髓质

C.肾窦位于肾中央区,由肾盏、肾盂、血管和脂肪等组织构成复合回声

D.肾窦回声宽度因人而异,左右肾可不一致,一般肾窦宽度占肾的1/2~2/3

E.以上均正确√

解析:[解析]由肾周筋膜及内外脂肪构成的明亮光带组成肾轮廓线。它包围的肾实质呈低回声。经肾门肾切面图上,实质回声形状呈“C”字样,肾门处有缺口。不经肾门的纵、横前面中,实质回声呈“O”形,包绕于肾窦回声周围,无缺口。肾髓质呈卵圆形或圆锥形,放射状整齐地排列在肾窦周围,回声强度低于肾皮质回声。皮质包围在髓质回声的外层,并有一部分肾柱深入锥体回声之间。肾窦又称作肾中央复合回声或集合系统回声,它是椭圆形的高回声区,边界毛糙不整齐,位于肾的中央,一般肾窦宽度占肾的1/2~2/3,其内可有少许液性分离(不超过1.5cm)。

40.一中年妇女,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普遍性肿大,边缘规则,内回声中等强度,无结节,CDFI显示腺体内血管增多,血流加速,最可能是(分数:2.00)

A.结节性甲状腺肿

B.单纯性甲状腺肿

C.毒性甲状腺肿√

D.甲状腺功能减退

E.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解析:[解析]毒性甲状腺肿(甲亢)的超声检查表现,甲状腺普遍对称、均匀肿大,边缘规则,内回声中等强度,一般无结节,CDFI示腺体内血流极其丰富,呈“火海”征。

41.关于射血分数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

A.为每搏量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比值

B.在左心室后负荷无急性改变的情况下、射血分数是反应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

C.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应用最为广泛

D.正常值为55%~75%

E.EF在30%~40%为轻度减低√

解析:[解析]射血分数正常值为55%~75%,在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射血分数<50%已被公认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标准,EF为40%~50%为轻度减低,30%~40%为中度减低,<3.0%为重度减低。

42.连续多普勒在取样线上有符号标记,其表示(分数:2.00)

A.取样容积大小

B.仅计算此处血流信息

C.声束与血流的焦点√

D.此处检测的速度最佳

E.此处距离测量最准

解析:[解析]连续多普勒在取样线上有符号标记表示声速与血流焦点。

43.下列关于三维超声显像临床应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分数:2.00)

A.适合显示产科疾病的形态学改变

B.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尚属于实验阶段

C.已进入妇科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阶段√

D.可应用于腹部脏器的形态观察

E.可应用于血管疾病的立体观察

解析:[解析]三维超声显像在临床上应用中还不能完全适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尚属于试验阶段。

44.等容收缩期在心动周期指的是什么时间(分数:2.00)

A.左心室被快速充盈的时间

B.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时间√

C.左心室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的时间

D.左心室被缓慢充盈的时间

E.肺动脉被右心室血液充盈的时间

解析:[解析]等容收缩期指房室瓣(二尖瓣)关闭,此时心室内压力仍低于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半月瓣(主动脉瓣)尚未打开,没有血液射出,心室内压不变,故称等容收缩期。

45.下列哪项不是正常乳腺的声像图(分数:2.00)

A.皮肤为最表面一层增强的弧形光带,厚2~3mm,光滑,整齐

B.皮下脂肪呈高回声,境界不甚清楚,内可见三角形的库肯勃韧带√

C.腺叶呈中等强度回声,导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暗区

D.胸大肌为均匀束状实性回声

E.肋骨横切时呈椭圆形衰减暗区,后伴声影

解析:[解析]正常乳腺的声像图:正常乳腺由浅至深,首先为皮肤,为一层增强的弧形光带,厚2~3mm,光滑,整齐,其下浅筋膜较薄,常不显示,其次为弱回声的皮下脂肪,有时可见三角形增强回声条,为CooPer韧带,再深部为乳腺腺体,腺叶呈中等强度回声,导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暗区,乳腺深部有胸大肌、肋骨及肋间肌属胸壁,胸大肌为均匀束状实性回声,肋骨横切时呈椭圆形衰减暗区,后伴声影。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

46.绒毛膜癌能够转移到下列哪些部位(分数:2.00)

A..肺√

B..脑√

C..肝√

D..肾√

E..脾

解析:[解析]绒癌最容易转移到肺,但是对化疗很敏感。绒癌的转移顺序:肺、阴道、外阴、脑、肝和肾。

47.下列关于超声探头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

A.可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B.超声波接收利用了正压电效应√

C.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

D.超声波发生利用了逆压电效应√

E.以上都不对

解析:[解析]在超声仪器中发出和接收超声波的是超声探头,既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又接收体内反射和散射回来的声波。发射时探头把电能转换成声能,接收时又把声能转换为电能,因此探头又称为超声换能器。超声经过人工极化过的压电陶瓷,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会在电极表面产生电荷(压电效应),反之若对陶瓷施以一电场,陶瓷也会产生应变(厚度变化)(逆压电效应)这种机械能转成电能、电能转为机械能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48.下述胆囊声像图中哪项属于伪像(分数:2.00)

A.胆囊后壁呈线样强回声√

B.呈无回声的胆囊腔

C.胆囊腔内可移动的强回声团

D.强回声团后方的声影√

E.胆囊腔底部的细点状低回声及分层平面

解析:[解析]超声伪像在声像图中普遍存在,包括混响、内部混响和振铃伪像、切片厚度伪像(部分容积效应伪像)、声影、后方回声增强、旁瓣伪像、侧边声影和回声失落、镜面伪像、棱镜伪像、声速失真、散射体伪像等。

49.关于三尖瓣的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

A.瓣环略成三角形√

B.三尖瓣瓣环低于二尖瓣环√

C.三尖瓣瓣环高于二尖瓣环

D.隔瓣附着于室间隔右室面√

E.瓣叶前叶最大,后叶最小√

解析:[解析]三尖瓣瓣环位于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瓣环周径约mm。三尖瓣由三个瓣叶组成,前瓣位于瓣环的前方,面积为三个瓣叶中最大者,略呈三角形,后叶位于瓣环的右后方。隔瓣位于室间隔的右心室面,将室间隔膜部分为右心室与右心房两个部分。

50.下列哪一项与乳腺硬癌有关(分数:2.00)

A.硬癌为乳腺癌中较常见的一种√

B.硬癌体积小,质地坚硬√

C.表面凹凸不平,境界不清√

D.因硬癌肿瘤细胞数少,纤维细胞多,所以肿瘤内部为强回声

E.肿瘤后方明显衰减√

解析:[解析]乳腺硬癌又称浸润性导管癌,为乳腺癌中较常见的一种;硬癌大多为纤维组织集合形成条索状及片状,表面凹凸不平,境界不清,体积小,质地坚硬,肿瘤后方明显衰减,恶性程度高,易发生早期转移。

CTMRI6

年CT医师上岗证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年CT医师上岗证考试题

1、CT的空间分辨率:

A、又称为高密度分辨率

B、又称为低密度分辨率

C、以面分比表示

D、与重建计算方法无关

E、与测量时使用的剂量相关

2、小脑囊实性肿瘤,壁结节轻度强化,周围轻度水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囊性星形细胞瘤

B、室管膜瘤

C、髓母细胞瘤

D、血管网状细胞瘤

E、囊性转移瘤

3、不属于髓母细胞瘤病理特点的是:

A、恶性程度高

B、属于胚胎性肿瘤

C、多发于小脑蚓部

D、易出现坏死

E、可沿脑脊液播散

4、最易呈出血表现的脑转移瘤,其原发瘤常见于:

A、结肠癌

B、前列腺癌

C、肾癌

D、骨肉瘤

E、淋巴瘤

5、下列关于腹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腹膜反折增厚

B、Morrison囊内出现水样密度影

C、盆腔液体最早聚积于膀胱直肠窝内

D、少量腹水常位于右侧,环绕肝处缘

E、右侧结肠旁沟内的液体不能与右膈下间隙直接相通

6、CT鉴别小脑星形细胞瘤与血管网状细胞瘤主要依据:

A、囊性变特点

B、有无壁结节

C、肿瘤钙化量

D、瘤周水肿

E、壁结节增强程度

7、以下哪项不是椎间盘膨出的CT征象:

A、椎间隙外缘局限性软组织影

B、椎体边缘规则的软组织影

C、合并椎体骨质增生

D、腰2~3椎间隙内后缘钙化

E、腰3~4椎间隙内后缘平直

8、关于小肠肿瘤的CT诊断,错误的是:

A、类癌可表现为肠壁*近肠系膜侧星芒状的软组织密度肿块

B、小肠腺癌有早期发生局中淋巴结转移的倾向

C、平滑肌肉瘤的肠管可出现“动脉瘤样扩张”征象

D、小肠转移瘤的肠管可出现“动脉瘤样扩张”征象

E、脂肪瘤易于引起肠套叠

9、关于膀胱癌的CT表现,错误的是:

A、突入膀胱腔内结节肿物

B、肿瘤可以是单发,也可是多发

C、肿瘤可以是带蒂生长

D、肿瘤累及粘膜下层和肌层,表现为膀胱壁增厚

E、可区分肿瘤限于粘膜内或侵入粘膜下层

10、以下哪项不是骨巨细胞瘤的CT征象:

A、肿瘤呈膨胀性表现

B、骨质有中断现象

C、肿瘤内可见钙化

D、肿瘤中心可见坏死、液化

E、肿瘤边缘可见骨嵴

11、关于血管内碘对比剂副反应救治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对于对比剂副反应一般采用对症治疗

B、症状不明显的轻度反应不必处理

C、注射对比剂发生副反应时就注意保留静脉内的针头

D、对于中度副反应病人的主要处理为留院观察

E、重度副反应的病人在CT检查室及时处理反应尽快转科治疗

12、以下有关象素和体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象素是一个二维概念

B、象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相对越差

C、CT图象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

D、体素是象素在时的表现

E、象素是扫描层被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成像单元

13、下列关于HRCT的间质性阴影,描述不准确的是:

A、小叶间隔增厚呈肺外围10mm~20mm长的线状影或多边形条状影

B、蜂窝阴影可见于早期间质性淋巴管炎

C、串珠状小叶间隔增厚常见于癌性淋巴结管炎

D、光滑性小法间隔增厚常见于间质发表肺水肿

E、胸膜下线最初见于石棉肺

14、常用CT影像后处理的方法是:

A、最大密度投影,曲面生组,骨算法重建

B、曲面重组,骨算法重建,双相增强CT扫描

C、最大密度投影,双相增强CT扫描,表面阴影显示

D、表面阴影显示,骨算法重建,曲面生组

E、曲面重组,表面阴影显示,最大密度投影

15、男,8岁,头痛。CT示松果体区有一37.5px*37.5px稍高密度影,明显增强,侧脑室室管膜明显增厚。首要诊断应为:

A、畸胎瘤

B、脑膜瘤

C、恶性胶质瘤

D、松果体细胞瘤

E、生殖细胞瘤

16、下面哪一种CT表现有利于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A、肿瘤边界清楚

B、与骨板交界呈钝角

C、颅骨骨质增生

D、脑皮层位置正常

E、相邻蛛网膜下腔增宽

17、颅内脊索瘤最常发生于:

A、枕大孔区

B、枕骨斜坡

C、中颅凹

D、桥小脑角

E、绒静脉孔区

18、关于听神经瘤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内听道可不增宽

B、肿瘤边缘清楚

C、可发生囊性坏死

D、多无明显强化

E、可双侧发病

19、急性梗阻塞发病8-24小时内,病变区常见CT表现为:

A、高密度,边界不清,无明显占位效应

B、低密度,边界清楚,轻微占位效应

C、低密度,边界不清,轻微占位效应

D、等密度,占位效应明显

E、混杂密度,占位效应不明显

20、女,2岁,智力正常,发现头围增大。CT示额顶叶蛛网下腔间隙增宽,前纵裂池增宽,后纵裂池不宽。应诊断为:

A、硬膜下积液

B、外部性脑积水

C、蛛网膜囊肿

D、慢性硬膜下血肿

E、脑萎缩

21、颞叶底部血肿,出血动脉是:

A、颈内动脉

B、大脑前动脉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前、中动脉

E、大脑后动脉

22、女,28岁,产后突然发剧烈头疼,视物模糊,一侧肢体轻偏瘫。CT平扫示双侧白质大片低密度改变,皮层斑点状出血,脑室变小。最可能的诊断:

A.静脉窦血栓形成

B.脑梗塞

C.出血性脑梗塞

D.多发性硬化活动期

E.脑炎

23、男,65岁。CT示左额顶叶有一87.5px*px混杂密度区,中线结构右移,增强扫描示不均匀花环状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A、单发转移瘤

B、少枝胶质细胞瘤

C、出血性梗塞

D、胶质母细胞瘤

E、淋巴瘤

24、外伤性脑水肿治疗有效时,脑室的动态变化表现为:

A、增大→正常

B、增大→变小

C、正常→增大

D、变小→正常

E、变小→增大

25、额顶升动脉发自:

A、颈内动脉

B、大脑前动脉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基底动脉

26、瘤卒中不同于急性脑出血的CT表现是:

A、前者高密度,后者低密度

B、前者病变局限,后者病变广泛

C、前者不并发脑疝,后者并发脑疝

D、前者有占位效应,后者无占位效应

E、前者水肿程度重,后者水肿程度轻

27、中颅窝与颞下窝相连,经过:

A、眶上裂

B、棘孔

C、眶下裂

D、圆孔

E、卵圆孔

28、女,25岁,视物不清。CT示侧脑室旁多发低密度灶,结节样和块状增强。首先考虑:

A、转移瘤

B、脑囊虫

C、多发性硬化

D、脑脓肿

E、髓鞘形成异常

29、“陷匿性”动静脉畸形的特点是:

A、增强扫描无强化

B、增强扫描有强化

C、等密度

D、局部脑萎缩

E、混杂密度

30、呈扁平样生长的脑膜瘤多发生在:

A、额部

B、颅底

C、大脑镰

D、矢状窦旁

E、大脑凸面

31、以下哪一CT表现支持眶内炎性假瘤,不支持,Graves眼病的诊断:

A、双侧突眼

B、眼外肌增粗

C、上直肌与下直肌受累

D、眶壁骨膜与眼外肌之间脂肪高密度

E、病变眼外肌有增强

32、外耳道棘骨质破坏是哪种中耳病变特征性的CT表现:

A、渗出性中耳炎

B、获得性胆脂瘤

C、中耳癌

D、恶性外耳道炎

33、颞下窝的后界是:

A、颌后静脉

B、颞骨茎突

C、颞骨乳突前面

D、面动脉

E、颈内静脉

34、颅脑疾病患CT的间接征象是:

A、脑室扩张、脑积水、病灶多发

B、病灶增强、形态,中线结构移位

C、病灶增强、大小及密度特征

D、病灶侧蛛网膜下腔增宽,病灶钙化、囊变

E、脑积水、正常结构移位、骨质变薄

35、一端与颅底分离的不稳定骨折又称为:

A、爆裂骨折

B、纵形骨折

C、通过额颧缝与颧骨弓的骨折

D、三角架骨折

E、LeFort骨折

36、常引起视神经孔增大的病变是:

A、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B、畸形性骨炎

C、石骨症

D、眶内血管瘤

E、视神经脑膜瘤

37、有关中耳胆脂瘤不正确的表述是:

A、CT显示为鼓室内占位

B、CT值可为脂肪密度

C、CT为软组织密度时不支持胆脂瘤的诊断

D、听小骨破坏移位

E、乳突窦口可有扩大

38、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相对禁忌症不包括:

A、肺门肿块

B、伴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C、穿刺路线不能避开叶间胸膜或肺大泡

D、怀疑所穿刺病灶可能是动静脉瘘

E、怀疑所穿刺病灶可能是肺包虫病

39、下列关于HRCT的间质性阴影,错误的描述是:

A、正常人HRCT常可见的清晰的小叶间隔影

B、结节病患者的HRCT可见串珠状小叶间隔增厚

C、肺长线状影通常提示明显的间质纤维化

D、胸膜下线也可见于非石棉肺的其它间质性肺疾病

E、与蜂窝阴影相连的胸膜常呈轻度增厚

40、患者女,57岁,三个有前发烧。CT扫描示右上肺胸膜下多房性空洞。部分空洞内可见小气液平面,病变周围散在小斑片状病灶,相邻胸膜增厚,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结核性空洞

B、慢性肺脓疡

C、空洞型肺癌

D、肺大泡合并感染

E、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41、关于胸腔积液的CT表现,正确的是:

A、胸腔积液位于隔脚向后移位

B、积液量多时膈脚向后移位

C、肝脾外缘模糊

D、积液与肝之间可见新月形含气组织影

E、积液不能贴近脊柱

42、关于正常胸腺的CT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幼儿胸腺占据血管前间隙的大部分

B、青春期胸腺多呈两叶或三角状

C、青春期胸腺每叶长不超过4厘米,厚不大于1.5厘米

D、左叶常大于右叶

E、右叶可能通过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之间延伸到气管前间隙

43、关于腹膜肿瘤的CT表现,错误的是:

A、腹膜增厚并有细小的或明显的结节

B、肠系膜僵硬聚缩

C、肠系膜受累使肠管与后腹壁间距离增宽

D、大多合并关有腹腔积液

E、结核性腹膜炎有时很难与腹膜肿瘤相区分

44、关于胆管细胞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起源于肝内胆管的上皮细胞

B、CT表现易于肝细胞癌鉴别

C、平扫呈不规则低密度,可有钙化

D、增强后病灶显示较清楚,可呈多结节

E、有时末梢胆管的局限性扩张是唯一表现

45、关于脾外伤CT检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伤后立即做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正常不能完全除外脾破裂

B、随时间推移血肿密度逐渐减低,是血肿内的血红蛋白和水容量减少所致

C、可表现为高密度

D、脾撕裂伤时可见脾外形不完整谨模糊,脾边缘裂缝

E、脾破裂出血多积聚于左侧结肠旁沟

46、道格拉斯窝少量积液时,可延伸至:

A、网膜囊

B、直肠旁隐窝

C、坐骨直肠窝

D、左结肠旁沟

E、右结肠旁沟

47、下列哪项不属于绞窄性肠梗阴的CT征象:

A、锯齿状的鸟喙征(serratedbeaksign)

B、肠壁不强化或强化程度明显减弱

C、延迟扫描时病变处肠壁逐渐强化

D、“漩涡征”(whirlsign)的出现

E、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呈云雾状

48、关于腹主动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主动脉瘤发生的主要原因的外伤

B、主动脉直径在肾动脉平面以上≥px可诊断

C、直径>px的动脉瘤破裂率高

D、瘤体迅速增大、壁薄并限局性凸出应尽早手术

E、CT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瘤内血栓

49、男,30岁。右面部疼痛。CT示右桥——小脑角区类椭圆形囊样病变,沿脑池生长,CT值-10HU,无强化,局部脑组织及脑干轻度受压。可能性最大为:

A、囊性脑膜瘤

B、蛛网膜囊肿

C、皮样囊肿

D、表皮样囊肿

E、听神经瘤囊变

50、有关肝硬化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肝左外叶及尾状叶增大较为常见

B、肝实质密度一般与正常肝无明显变化

C、肝表面凹凸不平,肝缘变钝

D、动态增强扫描再生结节无明显强化

E、胃底部可见小球形或扭曲的条虫样影

51、关于腹膜后间隙肿瘤的CT表现,错误的是:

A、肾旁前间隙肿瘤可使胰腺向前移位

B、肾周间隙肿瘤可引起肾轴旋转

C、肾周间隙肿瘤可使肾旁后间隙受压变窄、缩小

D、脂肪肉瘤由纤维组织、粘液组织和脂肪组织三种成分组成

E、分化程度较低的脂肪肉瘤可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

52.关于胆管结石CT表现,错误的是

A.胆管内环行或圆形致密影

B.扩张的胆总管末端无肿块征象

C.常伴有结石平面以上的胆总管扩张

D.可同时有肝内外胆管和胆囊结石

E.靶征表现为周边高密度,中心为水样密度的胆汁

53、关于肝癌CT平扫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为低密度,也有等密度或高密度

B、合并脂肪肝或肝硬化伴脂肪变性时,癌灶与周围肝组织间密度差缩小

C、脂肪肝特别显著时,病灶表现为较高密度

D、病灶可发生坏死、出血和钙化

E、肿瘤细胞分化越好,其密度与正常肝组织差异越明显

54、以下哪一异常是鼻道窦口复合体的解剖异常:

A、钩突气房

B、下鼻甲肥大

C、鼻中隔偏曲

D、后鼻孔闭锁

E、终末隐窝

55、患者男,41岁,咳嗽,咳少量白痰伴胸部不适1月余,痰中带血一次。CT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结节,部分病灶内可见不规则空洞,壁厚。首先考虑为:

A、血源性肺脓肿

B、细支气管肺泡癌

C、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D、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E、韦格氏肉芽肿

56、关于前列腺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A、CT易于发现前列腺内的低密度结节

B、膀胱精囊角消失表明肿瘤外侵

C、前列腺癌可沿尿道粘膜侵及膀胱

D、前列腺癌在累及整个腺体前可先侵及精囊

E、盆腔淋巴结转移多见

57、下列关于卵巢胎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绝大多数畸胎瘤为良性

B、发病主要见于青春期前

C、弧形钙化是特征性表现

D、肿瘤内可无脂肪或钙化组织的CT征象

58、CT发现右侧肱骨骨干髓腔内密度增高,骨皮质破坏,外侧可见软组织肿块,肿块内有瘤骨,最可能的诊断是:

A、软骨肉瘤

B、骨旁骨肉瘤

C、骨肉瘤

D、尤文氏肉瘤

E、恶性巨细胞瘤

59、淋巴瘤腹膜后区受累,错误的是:

A、何杰金氏病原体的受累淋巴结多较小

B、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淋巴结受累多呈大块融合

C、以肠系膜和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最多

D、常将膈下动脉包埋其中

E、较大的肿大淋巴结中心的可有低密度坏死区

60、哪项不是脊柱动脉瘤样骨囊肿的CT表现:

A、多为囊性、膨胀性改变

B、可见囊肿骨壳

C、病变内部可见分隔改变

D、附件常受累

E、骨外可见软组织肿块

61、疑股骨头无菌坏死,CT检查不易显示:

A、小囊性变

B、骨质疏松

C、小裂纹骨折

D、小梁密度增高

E、关节面软骨破坏

62、关于门静脉瘤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平扫时瘤栓密度与门静脉无大差异

B、巨块型肝癌形成门脉瘤栓的比例最高

C、门静脉分支直径大于主干

D、增强扫描瘤栓呈低密度充盈缺损

E、可向两端延伸至肝内和或肠系膜上静脉

63、有关腰椎椎管CT检查和测量,错误的是:

A、前后径指测量椎体后缘中点至棘突基底部中线部位的距离

B、横径指测量两椎弓根内缘之间距离

C、前后径正常范围在15mm-2mm

D、横径正常范围在20mm-30mm

E、CT增强扫描较平扫更精确

64、栅栏样改变是椎体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在CT横断位上表现为:

A、大小不等的分隔状

B、肿瘤穿破导致骨小梁的中断

C、边缘清楚、骨质硬化伴点状钙化

D、椎体的溶骨性破坏,伴密度不均

E、椎体骨小梁稀疏,呈增粗的小圆点状

65、CT示腰4椎体后缘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硬膜脂肪层消失,硬膜囊受压变形,神经根增粗,诊断为:

A、神经纤维瘤

B、神经根鞘囊肿

C、椎间盘突出

D、椎间盘膨出

E、椎小关节病

66、关于神经鞘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常发生在脊髓外,也可发生在脊髓内

B、可引起椎管和椎间孔变大

C、瘤内不出现钙化

D、可向椎间孔外生长,呈哑铃形

E、MRI和脊髓造影有助于诊断

67、X线穿过均匀物质时,其衰减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有关:

A、物质的衰减系数

B、物质与X线源的距离

C、X线的曝光时间

D、X线束的厚度

E、物质的面积

68、螺旋CT数据采集的扫描方式为:

A、容积扫描

B、动态扫描

C、超高速扫描

D、二维扫描

E、同层扫描

69、要想同时观察肝脏与其周围脂肪组织应采取:

A、适当减小窗宽

B、适当增大窗宽

C、适当提高窗位

D、适当降低窗位

E、提高监视器的亮度

70、以下哪种病变增强CT检查对有帮助:

A、胆囊结石

B、肺间质纤维化

C、泌尿系结石

D、肝内占位

E、腰椎间盘突出

71、当螺旋CT的X线管旋转为°/秒,床速为12mm/秒,准直器为8mm时,其pitch(螺矩)值为:

A、0.5

B、1.0

C、1.5

D、2.0

E、2.5

72、引起垂体瘤短期内迅速长大的原因是:

A、恶性程度高

B、肿瘤囊性变

C、瘤卒中

D、侵犯颈内动脉

E、合并其他肿瘤

73、微小听神经瘤的定义为肿瘤直径小于:

A、12.5px

B、25px

C、37.5px

D、50px

E、62.5px

74、外伤性迟发性脑内出血多在伤后:

A、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48小时内

D、72小时内

E、一周后

75、颞叶钩回疝可引起鞍上池:

A、前移

B、后移

C、向同侧移位

D、向对侧移位

E、变形和部分填塞

76、脑梗塞“模糊效应期”发生于梗塞后:

A、1周~2周

B、2周~3周

C、3周~4周

D、4周~5周

E、5周~6周

77、“隐性”脑血管畸形是:

A、动静脉畸形

B、毛细血管扩张症

C、海绵状血管瘤

D、静脉畸形

E、Sturge-Weber综合症

78、下列哪一个不是脑室的结构:

A、松果体窝

B、孟氏孔(室间孔)

C、侧孔

D、Magenide氏孔

E、筛孔

79、正中孔梗阻引起扩张的脑室是:

A、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

B、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六脑室

C、侧脑室、三脑室、五脑室、六脑室

D、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五脑室

E、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导水管

80、儿童室管膜瘤最常发生于:

A、第三脑室

B、侧脑室

C、第四脑室

D、导水管

E、脑室旁

81、边缘系统不包括:

A、扣带回

B、海马回

C、颞横回

D、钩回

E、杏仁

82、脑干不包括:

A、桥脑

B、延髓

C、中脑

D、四叠体

E、丘脑

83、下列关于脑膜瘤的描述中的正确的是:

A、男性发病率高

B、青少年多见

C、多为良性肿瘤

D、多见相邻骨质破坏

E、增强CT扫描多无明显强化

84、脑干最常见肿瘤是:

A、室管膜瘤

B、星形细胞瘤

C、海绵状血管瘤

D、血管母细胞瘤

E、转移瘤

85、有关急性胆囊炎的诊断,错误的是:

A、结石嵌顿或细菌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原因

B、CT是急性胆囊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C、胆囊壁弥漫性增厚伴明显强化

D、胆囊周围出现低密度环

E、胆囊壁内可出现气泡或线状气体影

86、硬膜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多发生于:

A、大脑镰旁

B、矢状窦旁

C、天幕

D、鞍旁

E、鞍上

87、CT示咽旁间隙向外移位,提示占位性病变来源于:

A、腮腺

B、鼻咽

C、颌下腺

D、腺样体

E、颈深淋巴结

88、早期声带癌CT可表现为:

A、正常

B、声带固定于内心位

C、杓状软骨移位

D、钙化性斑块

E、喉软骨破坏

89、男,60岁,右侧颜面肿胀,右眼球渐突出5个月。CT显示右上颌窦腔增大,窦壁变薄伴局部骨质消失,窦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含气消失。最大可能是:

A、鼻息肉

B、上颌骨骨髓炎

C、粘液囊肿

D、上颌窦癌

E、纤维血管瘤

90、最支持眶内原发炎性假瘤诊断的CT表现是:

A、一或多条眼梭形增粗

B、球后软组织肿块

C、病变有增强

D、眼肌附着处眼环增粗,模糊

E、双侧眼球突出

91、对于CT诊断颈椎创伤,错误的是:

A、发现横突骨折,即可诊断椎动脉损伤

B、对于环椎骨折,CT在显示骨折片和移位方面优于X线平片

C、对环枢椎脱位不但应注意前脱位,还应注意旋转脱位

D、CT在显示骨折的同时,可显示硬膜囊受压的情况

E、了解齿状突与前结节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脊髓损伤程度

92、以下哪一项CT表现不支持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

A、病变眼球小

B、病变内钙化

C、视网膜弥漫性增厚

D、相邻视网膜剥离

E、病变增强明显

93、哪一条眼外肌不起自眶尖的总腱环:

A、上斜肌

B、上直肌

C、内直肌

D、外直肌

E、下斜肌

94、关于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无包膜的血管性肿瘤

B、起源于鼻咽顶或翼腭窝

C、增强CT扫描病变显著强化

D、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

E、相邻骨结构异常

95、男,52岁,呼吸困难伴咳嗽1年余,逐渐加重,无咳痰,轻度杵状指。HRCT示双侧中下肺磨玻璃状斑片影伴细网状影,首先考虑为:

A、结节病肺浸润

B、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C、肺炎型肺泡癌

D、慢性过敏性肺炎

E、组织细胞增生症X

96、目前对支气管理扩张的诊断最佳的检查方法是:

A、胸片

B、X线断层

C、薄层CT

D、高分辨率CT

E、支气管造影

97、不符合支气管扩张症诊断的CT表现是:

A、印戒征

B、空气潴留

C、支气管壁增厚

D、蜂窝肺

E、多发囊状阴影伴气液平面

98、HRCT扫描主要优点是:

A、影像边缘光滑

B、组织对比度较好

C、噪声小

D、相对空间分辨率高

E、相对密度分辨率高

99、肺动脉栓塞最具有特征意义的CT表现是:

A、局部肺透过度增高

B、肺的外转以胸膜为的楔状致密影

C、实变区内小透亮区

D、局限性肺血管稀少

E、增强扫描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内充盈缺损

、下列关于腹膜后脂肪肉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肿块越大,恶性程度越高

B、实体型肿瘤以脂肪组织成分为主

C、即使分化程度很高,肿块密度也不太均匀

D、脂肪组织成分越少,肿瘤分化越好

E、没有发现脂肪成份就不能诊断脂肪肉瘤

、正常胸部CT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横径比约为:

A、1:1.5

B、1:1

C、1.5:1

D、2:1

E、2.5:1

、关于纵隔畸胎瘤CT表现,不正确的是:

A、肿块位于血管前间隙

B、肿块内见脂肪密度是诊断的订依据

C、囊状阴影少见

D、出现脂肪-液体平面具特征性

E、肿块可呈状增强

、不支持结节病的肺内改变的是:

A、两肺小结节影分布于肺门区的支气管血管束两侧

B、小结节影剧院呈圆形,外形规则

C、可见斑片状磨玻璃影

D、叶间胸膜有结节样不规则增厚

E、融合的大块致密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或空洞

、临床怀疑支气管扩张症,常规CT未见病变,应先选择哪种检查方法:

A、增强CT扫描

B、支气管造影

C、高分辨率CT扫描

D、螺旋CT扫描加仿真内窥镜

E、支气管动脉造影

、“小泡征”提示哪一种疾病:

A、细支气管肺泡癌

B、肺梗塞

C、间隔旁型肺气肿

D、结核球

E、小细胞癌

、关于肝血管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理上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性血管瘤

B、平扫多呈低密度

C、增强扫描从病灶周边部开始强化

D、病灶边缘增强的密度与同一层面的主动脉密度相似

E、与肝癌相比,血管瘤向病灶中心增强的速度较快

、关于肝门部结构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门静脉由脾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汇合而成

B、肝动脉位于门静脉的前内侧

C、肝总管在门静脉的前外侧

D、肝静脉在第二肝门处汇入下腔静脉

E、正常时肝内胆管不显示

、较少发生腹膜种植性转移的肿瘤是:

A、肝癌

B、胃癌

C、结肠癌

D、子宫癌

E、卵巢癌

、我国肝癌协作病理级诊断小肝癌的标准是:

A、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75px;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75px

B、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2.0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50px

C、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0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75px

D、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2.0cm;多个癌结节最大直径总和≤75px

E、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2.0cm;多个癌结节数目≤3个,其最大直径总和≤75px

、关于Caroli氏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肝内多个类圆形水样低密度影,不与胆管相通

B、Ⅰ型可伴有胆石和胆管炎

C、Ⅱ型伴有肝硬变和门脉高压

D、可伴有肾小管扩张,重者形成海绵肾

E、囊状低密度区内有脉分支开成的小点状高密度

、胰腺钩突前面,CT显示二个血管断面,应是:

A、(右)门静脉(左)脾静脉

B、(右)肠系膜上静脉(左)脾静脉

C、(右)肠系膜上动脉(左)肠系膜上静脉

D、(右)门静脉(左)腹腔动脉

E、(右)肠系膜上静脉(左)肠系膜上动脉

、关于胰腺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起源于腺管或腺泡细胞

B、大多数肿块边界不清

C、以“围管理费浸润”方式侵犯胆总管

D、常形成乳头状息肉突入胆总管内

E、转移发生较早

、膀胱癌最常见的起始症状是:

A、尿频尿痛

B、排尿困难

C、血尿

D、腹部肿块

E、尿路梗阻

、副鼻窦粘液囊肿:

A、好发于上颌窦

B、CT表现为窦腔内较低软组织密度影,有增强

C、病变边缘不规则,分叶状

D、窦腔类圆形膨胀增大

E、窦壁骨质多正常

、卵巢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是:

A、血行转移

B、淋巴道转移

C、种植性转移

D、直接外侵

E、沿生殖道播散

、男,25岁,股骨颈骨折金属物内固定后复查,了解骨折对立、对线情况,最佳方法是:

A、X线透视

B、X线平片

C、CT

D、CT三维重建

E、MRI

、下述哪一种钙化是错构瘤的特征表现:

A、爆米花样

B、层状

C、靶心状

D、均匀一致钙化

E、偏心性沙粒样

、怀疑脊柱转移瘤,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宜用CT检查:

A、腰椎平片因肠气干扰而显示不清者

B、病灶较小,平片不能确定者

C、病灶周围有无软组织肿物

D、检体转移用于明确有无椎管和硬膜囊受累

E、明确脊髓有无侵犯

、预后比较严重的脊椎骨折是:

A、横突骨折

B、椎体压缩骨折

C、椎体骨折片嵌入椎管内

D、棘突骨折

E、肋、椎关节分离

、下腰椎黄韧带增厚,钙化主要引起:

A、脊髓受压

B、神经受压

C、椎板受压

D、椎管狭窄

E、椎间孔狭窄

、早期胃癌最常见的类型是:

A、Ⅰ型

B、Ⅱa型

C、Ⅱb型

D、Ⅱc型

E、Ⅲ型

、有关腺病毒肺炎描述错误的是:

A、病变可坏死

B、气管源性感染

C、累及肺实质较轻

D、早期侵犯大气管

E、吸收较慢

、血源性脓肿形成空洞时间一般在:

A、1天~4天

B、5天~6天

C、7天~8天

D、9天~12天

E、>12天

、肺结构大于5mm的小结节多为:

A、增殖性病灶

B、纤维增殖性病灶

C、干酪性病灶

D、纤维性病灶

E、钙化性病灶

、骨脓肿(Brodie氏脓肿)属于:

A、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B、亚急性骨髓炎

C、慢性骨髓炎

D、硬化性骨髓炎(Garre氏骨髓炎)

E、骨皮质脓肿

、下述肺良性肿瘤中较多见的是:

A、血管瘤

B、平滑肌瘤

C、脂肪瘤

D、腺瘤

E、纤维瘤

、胸导管经何横膈裂孔进入胸腔?

A、下腔静脉孔

B、胸腹裂孔

C、主动脉裂孔

D、食管裂孔

E、胸导管裂孔

、风湿性心脏病最易侵犯的瓣膜是:

A.主动脉瘤

B.肺动脉瘤

C.二尖瓣

D.三尖瓣

E.二尖瓣+主动脉瘤

、扩张型心肌病最常累及:

A、左心室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右心房

E、房室瓣环

、少量心包积液最敏感而简便的检查方法应选择:

A、X线平片

B、心血管造影

C、CT

D、超声心动图

E、MRI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胸片示主支脉弓及肺动脉段突出,肺血增多。下述疾病哪一种可能性大: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瓣狭窄

D、动脉导管未闭

E、法乐氏四联症

、下述良性胃溃疡钡餐造影X线征象哪项是不正确的:

A、龛影

B、粘膜集中

C、小弯短缩

D、充盈缺损

E、“B”形胃

、关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见球部变形

B、溃疡可多发

C、可开成慢性增强

D、可至胃蠕动增强

E、部分可恶变

、下列疾病中一般不会造成胃张缩不良的是:

A、慢性胃炎

B、胃多发性溃疡

C、胃周围粘连

D、早期胃癌(Ⅱc型)

E、早期胃癌(Ⅰ型)

、正常小肠能产生逆蠕动的部位在:

A、空肠上段

B、空肠下段

C、回肠近端

D、回肠末端

E、都不能

、口服钡剂通过小肠到达回盲部时间过级的诊断标准是:

A、>3小时

B、>4小时

C、>5小时

D、>6小时

E、>7小时

、下述肺炎中能明确分期的是:

A、支气管肺炎

B、支原体肺炎

C、过敏性肺火

D、金葡菌肺炎

E、大叶性肺炎

、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是指:

A、骺软骨板下的成骨层

B、骺软骨析肥大细胞层

C、干骺端皮质骨

D、干骺端生长障碍线

E、骨端软骨板

参考答案:

1A2A3D4C5E6E7A8D9E10C

11D12A13B14E15E16D17B18D19C20B

21E22A23D24D25C26E27B28C29B30B

31D32B33B34E35E36E37C38A39B40B

41C42C43B44B45B46B47D48A49D50D

51C52E53E54A55E56A57B58C59D60E

61E62B63E64E65C66C67A68A69B70D

71C72A73B74B75E76B77A78E79E80C

81C82E83C84B85B86D87B88A89D90D

91A92A93E94D95B96D97B98D99EC

CCBCAEAAAA

EDCDCBAECD

DDBACDCCAD

DDDEDDEA

眼球及眶内病变

检查技术及影像解剖

1.关于下斜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起源于眼睑前内侧,B.向后向外走行。C.穿越于下直肌之下。D.终于眼球后外侧面。E.T1加权像易区分下斜肌和下直肌。

2、关于眼眶解剖的描述,错误的是

A眼眶由额骨、蝶骨、上颌骨等七块骨组成B眶隔之前的腔隙为隔前间隙,眶隔之后的腔隙为隔后间隔C、支配眼球运动的肌肉称为眼外肌D、视神经包括颅内段、眶内段和球内段E、泪腺位于眼眶外上象限

注解:视神经包括颅内段、视神经管内段和眶内段

3.视神经最长的部分为:

A、球内段。B、眶内段。C、管内段。D、颅内段。E、脑内段。

注解:视神经全长3.5-5cm,眶内段长2-3cm,视神经管内段长6-9mm,颅内段长3-6mm。

4.关于视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视神经横断面直径大于6mmB.视神经颅内段长为10cmC.视神经眶内段长为15mmD.视乳头到视交叉全长30cmE.视神经管宽3mm~4mm

注解:筛板后视神经变粗,横断面直径最大可达3~4mm。

5、视神经的扫描使用:

A、横轴位B、矢状位C、平行于视神经的斜位D、冠状位E、斜冠状位

眼眶内炎症及甲状腺性突眼

6.内分泌性眼病的特征性改变为:

A.眼外肌增粗;B.可累及多根眼外肌;C.眼外肌的眼球侧肌腱不增粗;D.T1和T2加权像眼外肌均为低或等信号;E.内直肌受累。

7、以下哪一项描述最支持眼眶原发炎性假瘤的诊断

A、一或多条眼外肌梭形增粗B、球后软组织肿块C、病变有增强D、眼肌附着处眼环增粗、模糊E、双侧眼球突出

注解:球后软组织肿块,为球后炎性肿块型的表现。一或多条眼外肌梭形增粗,病变有增强,眼肌附着处眼环增粗、模糊,均为眼外肌型表现;即眼外肌型表现眼外肌腱及肌腹均肿大,眼肌附着处眼环增厚、模糊并强化。而甲状腺性眼病一般只引起肌腹肿大,不累及附着在眼球壁上肌腱。因此D点是区别于甲状腺性眼病的特征性征象。另外还有泪腺型、弥漫性眼眶炎症性。眼眶蜂窝组织炎最常见于肌锥外间隙,另可见肌锥内及骨膜下型。

8、关于眶内炎性假瘤的描述不对的是:

A.常为单侧B.边界清楚C.眼肌和视神经可受累D.T2加权像信号较低E.眶尖脂肪可消失

注解:弥漫炎症型:病变范围弥漫无明确肿块,表现为眼外肌增粗,泪腺增大肿胀,眼环增厚,视神经增粗,眶内结构分界不清,边界模糊。通常认为炎性病变T2加权像信号应增高,但是对于该病的肿块型,若肿块斑痕化或以纤维组织为主时则T1及T2均为低信号。

9、下列眼眶病变会引起眶尖脂肪信号消失的是

A、炎性假瘤B、海绵状血管瘤C、脂肪瘤D、Grave’s眼病E、泪腺良性混合瘤注解:球后炎性肿块型累及眶上裂、眶尖、海绵窦及视神经处肿块样病变,致眶尖脂肪信号消失。

眼球钙化及血管性病变

10.以下哪一项不是眼球钙化的常见原因:

A.视网膜母细胞瘤B.视神经小疣C.脉络膜骨瘤D.眼球痨E.黑色素瘤

11、眼球钙化见于

A、视网膜脱离B、脉络膜血管瘤C、眼球内转移瘤D、视网膜母细胞瘤E、黑色素瘤

12.成年人眼球钙化的三个常见病因是

A.脉络膜骨瘤、视乳头水肿、放射性损伤B.脉络膜骨瘤、视乳头出血修复后、白内障成熟晚期C.脉络膜骨瘤、视乳头外伤恢复后、眶内炎性假瘤弥漫性D.脉络膜骨瘤、视神经小疣、眶内脑膜瘤累及后E.脉络膜骨瘤、视神经小疣、手术后所致

注解:手术后所致指因(外伤/反复视网膜出血/手术后遗/慢性眼内炎症/放射线照射以后)引起的眼球痨。

13、在MRI检查中,视网膜脱离的典型形态为

A、“V”形B、弧形C、凸透镜形D、圆形E、波浪形

14、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最有特征性的CT表现是:

A、肿瘤位于眼肌圆锥内B、肿瘤内致密结节影C、肿瘤增强明显,D、肿瘤增强早期呈不均匀增强E、肿瘤与眼球相邻

注解:眶内血管瘤因体积不大,强化方式缓慢充盈,廓清延迟,中度明显强化。

15.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是:

A、多位于肌锥外B、为迂曲状C、T2加权像为低信号D、T2加权像为高信号E、病变信号不均匀

注解:T2WI为高信号类似肝血管瘤的T2WI灯泡征.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表现,T1WI信号均匀,T1WI信号强度高于肌肉和眼球,明显低于脂肪;T2WI信号不均,信号明显高于其它组织,因充满血液的微间隙内液体含量高;肿块呈中度弥漫性强化。海绵状血管瘤生长隐匿,多位于肌锥内,体积较大时可引起眶壁扩大变形;且该病变常引起眼球突出。

16、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最具特征性的MRI表现为

A.肿块位于肌锥内间隙B.呈长T1长T2信号C.肿瘤与眼球相邻D.强化不明显E.渐进性强化

17.T1WI眼球内高信号,通常不发生在:

A、黑色素瘤。B、血管畸形。C、出血。D、视网膜母细胞瘤。E、炎症。

注解:球内组织成分决定了不可能发生血管畸形。

18.关于眼眶静脉曲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低头时眼球突出明显加重B.颈部加压后病变体积增大C.病变形态不规则D.MRI上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E.常在出生后即出现症状

眼球肿瘤及眶内眼球外肿瘤

19.以下哪项CT表现支持视神经脑膜瘤的诊断:

A.视神经梭形增粗B.肿瘤沿视束向后蔓延C.肿瘤有增强D.视神经孔扩大E.相邻前床突骨增生

注解:视神经梭形增粗和肿瘤沿视束向后蔓延均是视神经胶质瘤特点

20、下列眶内占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绵状血管瘤绝大多数位于肌锥外B.视神经胶质瘤多为恶性间质瘤C.内分泌眼病常造成眼外肌全程增粗D.炎性假瘤通常不累及视神经E.视神经鞘脑膜瘤在T1WI和T2WI均与眼外肌呈等信号

21、下述眼眶病变中,哪项属于肌锥外病变

A、海绵状血管瘤B、炎性假瘤C、泪腺瘤D、淋巴管瘤E、血管畸形

22、下列哪项不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常见CT表现:

A.位于眼球壁上B.肿瘤内团块状钙化C.肿瘤密度较低D.肿瘤增强明显E.肿瘤可向眼球外膨出

23、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具特征的CT表现是

A、位于眼球内B、伴视网膜剥离C、增强明显D、平扫高密度E、软组织肿块内钙化

24.视网膜母细胞瘤的MR表现是:

A、T1加权像为高信号B、T1加权像为中等信号C、T1加权像为低信号D、T2加权像为高信号E、需行GD-DTPA增强

注解:视网膜母细胞瘤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其中低信号提示钙化,高信号提示出血,T2WI亦呈高低混杂信号。但是整体上,T1WI信号高于玻璃体,T2WI信号低于玻璃体。

25.典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表现是

A.球壁肿物,并突入玻璃体内B.球壁肿物,并发视网膜脱离C.球壁肿物,并出现视神经增粗D.球壁肿物,并极易出血E.球壁肿物,并出现钙化

26.1岁男婴,哭闹、拒食。查体可见左侧瞳孔黄光反射。影像学表现见图,最可能的诊断是A.永存玻璃体增生症B.先天性大眼球C.视网膜剥离D.视网膜母细胞瘤E.寇氏(Coat’s)病

27.男,8岁,左眼突,运动障碍。CT示视神经呈梭形增粗,视交叉粗,中等均匀强化。最大可能是:

A、胶质瘤B、脑膜瘤C、视网膜母细胞瘤D、海绵状血管瘤E、黑色素瘤

28.视神经鞘膜常发生的病变为:

A、胶质瘤B、神经鞘瘤C、脑膜瘤D、炎症E、神经纤维瘤。

注解:本题出自年,答案选A,但是视神经胶质瘤起源于视神经的星形细胞,所以它沿视觉通道蔓延;而视神经脑膜瘤才起自视神经鞘,所以它沿脑膜蔓延。

29.下列关于视神经胶质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视神经胶质瘤可与视神经纤维瘤病Ⅱ型伴发B.视神经胶质瘤多为良性C.视神经胶质瘤在横轴位和矢状位MRI增强扫描时常表现为“轨道征”D.视神经胶质瘤好发于中老年人E.视神经胶质瘤仅累及单侧视神经

注解:视神经胶质瘤常与神经纤维瘤病I型伴发。在横轴位和矢状位MRI增强扫描时常表现为“轨道征”是视神经脑膜瘤表现。

30、视神经胶质瘤常发生于

A、儿童B、青年人C、中年人D、老年人E、任何年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buc.com/xjbzl/11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