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饮食

  • 2016/12/1

    何医生每日说冠心病更精准的验血查

    心电图的发明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是一个里程碑,血生化验血对冠心又是一个里程碑。以致世界卫生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确定冠心之心肌梗死的三大标准:(1)心绞症状、(2)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3)血清心肌酶升高。年以后又加上(4)冠状动脉造影。在医院我们发现许多心肌梗死的证状并不明显,常常因为没有考虑这方面的病而廷误诊断。在这种情况下血清中的心肌酶具有的敏感性、特异性就特别有用,比如年龄较大或糖尿病合[详细]

  • 2016/11/30

    三分钟看懂心肌酶谱

    干货满满!作者:医院杨杰来源:检验医学网心肌酶谱包括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心肌炎早期主要是CK和CK-MB增高,其高峰时间一般在起病1周内,以2~3天最明显,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晚期主要是LDH和α-HBDH增高为主。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儿童正常值变异较大,在将其作为心肌炎诊断依据时,[详细]

  • 2016/11/30

    心肌酶五项的临床意义

    心肌酶五项的临床意义肌酸激酶:心脏疾病、肌肉疾病、急性脑血管意外、剧烈运动、插管、肌注后升高。增高:(1)、主要用心肌梗死诊断,CK升高幅度较AST和LDH都大,且出现早,2~4小时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到高峰,2~4天恢复正常。尤其对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诊断比其他酶灵敏度高。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和预后估计。(2)还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心肌炎、肌[详细]

  • 2016/11/30

    临床病例讨论心肌酶持续升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胸闷2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闷不适,呈持续性,无明显胸痛症状。同时伴颜面部轻度水肿,四肢乏力。医院就诊,多次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均升高,尤其是肌酸激酶(CK)显著升高达IU/L,同时心脏彩超提示“左室收缩功能轻度下降,左室射血分数(EF)为45%”,心电图未见明显ST-T段动态变化,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扩张冠脉,营养心肌等治疗后效[详细]

  • 2016/11/30

    怎样让对方迅速爱上你

    相比起“爱情比杀人重罪更难隐藏”“爱情的黑夜中有中午的阳光”这种诗一样的句子,你体内的激素可以更精准地反映出你陷入爱情时的样子。它们比莎士比亚更诗意,比你的嘴巴更诚实。当你的话语欺骗了你的感情的时候,你的身体往往无比忠诚。没错,在今天的内容里,你会看到一切传说与偏见的理论依据。比如“看脸”之不分国界,心碎致爱人死亡,等等。你将明白玻璃心之于另一颗玻璃心即为世所难得,一个恋人就可以是所有疑难杂症的天[详细]

  • 2016/11/30

    心血管科医生日记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患者,71岁,女性,因“反复活动后胸闷3年,加重伴咳嗽、全身水肿3周”入院,入院时全身重度水肿,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呈白黏痰。查体:急性病容,颈静脉轻度怒张,双下肺可闻及大量水泡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次/分,心尖部可闻及2~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下约75px可及。既往患者常在当地诊所就医,诊断不明确,未正规诊治,以往发作时当地诊所予以呋塞米敬推及丹参静滴,症状可缓解,本次在当地诊所处理无[详细]

  • 2016/11/30

    刘远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衰是如何

    刘远男43岁唐山市南堡开发区滨海镇   症状:-10-9医院.入院情况:患者主因活动后喘息1年,四肢无力,憋闷,心慌,气短。加重伴头晕,咳嗽,咳痰20天入院。心率9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肢轻度水肿。经检查:谷丙转氨酶47(0-40)葡萄糖8.4(3.9-6.2),尿酸(-)总蛋白、白蛋白、钙都低。心脏向两侧增大,心包少量积液,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最小心率59次/分[详细]

  • 2016/11/30

    长城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再次登

    扩张型心肌病为世界性疑难病,无特效治疗方法,按传统观念,已经扩大的心脏是不可能缩小的,发展到终末期,只能心脏移植,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医院从建院开始,就选择了心肌病这个世界性的难题,针对西药治疗心肌病只能缓解症状,难以抑制心脏的继续扩大,最终只能换心脏的现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心血管科学术带头人王仁平根据临床工作实践,在认真总结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深挖[详细]

  • 2016/11/30

    肥厚型心肌病心肺运动试验及预后

    背景运动试验可以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血压反应,而血压反应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心肺运动试验的预后作用尚是未知的。方法和结果:在年和年间,例HCM患者(47±15岁,范围为16至86岁;67%为男性)进行了心肺运动试验(CPX)。共有(9.4%)的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即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死亡/移植),平均5.6年的随访(四分位数间距为2.6~8.9),每年每人事件发生率为1.6%每人年。[详细]

  • 2016/11/28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改变

    肥厚型心肌病定义为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室血流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其心电图可见病理性Q波及ST段改变,但这些变化均不具有特异性,那么此类患者的Q波与心梗有何不同?ST段改变与缺血性病变有何区别?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肥厚性心肌病患者ST段和T波异常发生率达87%,但患病早期仅有心肌代谢异常,如糖耐量异常或乳酸代谢异常等(尤其是心肌肥厚儿童患者)[详细]

  • 2016/11/28

    肥厚型心肌病的检查事项是什么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肌肥厚。典型者在左心室,以室间隔为甚,偶而可呈同心性肥厚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左心室腔容积正常或减小。心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心脏大小与心脏及左心室流出道之间的压力阶差呈正比,压力阶差越大,心脏亦越大。心脏左心室肥厚为主,主动脉不增宽,偶而病变发生于右心室。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肥厚型心肌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X线检查:心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心脏大小与心脏及左心室流出道之[详细]

  • 2016/11/28

    精华文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

    作者马志玲综述邵虹审校摘要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改变主要以心室肌肥厚为特征,并且还会影响到左心室以及室间隔,很多是非对称性左室肥厚。该病的心电图异常率和患者有无症状、室间隔肥厚程度密切相关。而ST-T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较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之一。本文主要对肥厚型心肌病,尤其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现象进行综述。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精华文章爱分享,爱引用!文章引用格式马志玲,[详细]

  • 2016/11/28

    心脏肥大心肌肥厚怎么办怎样治疗效果好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很难被治愈的疾病,西医西药效果有限,副作用大,只治标不治本,常用的主要的西药有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心衰药物(正性肌力药物不宜使用)等,主要用于暂时性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控制时间和效果有限,过后还会复发和加重,发展到最后会有心衰,危及生命。而手术、介入等治疗方法,也无法根治病情复杂的肥厚性心肌病,治疗肥厚性心肌病这些方法都显得[详细]

  • 2016/11/28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护心吃什么素字当先

    素食能减少血管中的斑块,素食能减少血管中的斑块,降低患肥厚性心肌病的风险。降低患肥厚性心肌病的风险。但素食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弃肉食,而是用鱼肉代替其他肉食,或是转换为半素食,就能够降低肥厚性心肌病的风险。研究总结出了素食有益心脏健康的八个原因。1、素食所含有的饱和脂肪数量较少。饱和脂肪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加患肥厚性心肌病的风险。饱和脂肪通常存在于牛肉、羊肉、黄油、奶酪和高脂乳制品以及椰子油中[详细]

  • 2016/11/28

    莫名晕厥原来是肥厚型心肌病

    患者男,58岁,阵发性心悸加重伴晕厥1小时入院。   4年前该患者间断出现心悸,时轻时重,入院前1小时因劳累心悸症状加重,随后出现意识丧失,持续1分钟左右,意识自行转清。病史:1年前患者长子因劳累突然猝死,其父亲51岁时也因为心脏病突然死亡。查体:BP/80mmHg,意识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界不大,心率次/分,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杂音。心电图:快速房颤。心脏彩超示肥[详细]

  • 2016/11/28

    不开刀恢复快nbsp改善明显并

    在跳动的心脏上,不开刀,通过超声引导射频针,就可以精准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医院超声医学科牵头联合心脏外科、心脏内科、麻醉科等学科,采用国际首创超声引导下不开胸经心尖室间隔射频消融术,为两名严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实施精准微创治疗。患者王虹(化名)今年70岁,8年前劳累后出现气短、胸闷等症状,诊断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随时有猝死的可能。今年年初,病症逐渐加重,走路都得依靠轮[详细]

  • 2016/11/28

    阜外医院樊朝美左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中医院樊朝美、安硕研等研究发现,虽然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但其预后差。而且这类患者多合并尖室壁瘤,临床上应注意识别。本研究中,例肥厚型心肌病中有66例左心室中部患者,占2.74%。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定义为:静息状态下左心室中部峰值压差≥30mmHg,且收缩期左心室中部闭塞或梗阻呈“沙漏状”。66例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中,男性占71%,14[详细]

  • 2016/11/28

    心电图预警,有危险生命

    关键时刻,还是得看经久不衰的心电图!来源:医脉通医学史上,有2项检查与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已逾百年,且久盛不衰,其中一项是心电图,另一则是X光。临床上,有很多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可以通过心电图发现端倪,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例1:65岁女性,因疲劳和心悸就诊。2个月前开始服用ACEI类药物,但错过了随访时间。根据以下心电图,请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代谢异常相关改变呢?答:高钾血症。心电图示:节律规[详细]

  • 2016/11/28

    好文推荐透壁性心梗是否为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复发可能是由于心内膜基质消融后仍然残存心外膜折返环,但是,对于心肌梗死(心梗)后室速患者何时采用心外膜消融目前尚无共识。因此,确定心梗后室速进行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标准十分必要。西班牙医院的Acosta等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明确透壁性心梗是否可以鉴别出能从心内膜-心外膜联合消融中获益的人群。该研究自年起连续入选90例心梗后室速患者,平均年龄67.4±9.8岁,其中男性占92.2%。[详细]

  • 2016/11/28

    健康报报道石家庄长城医院特色疗法

    年8月25日《健康报》“医药信息版”发表报医院文章文章——医院特色疗法促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康复近日,保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张某到石家医院心血管科一科复查显示,其左心室大小和射血分数都已基本恢复正常。这令他和家人十分高兴。今年66岁的患者张某,半年前出现了胸闷、气短等不舒服症状,而后这些症状时常发生,且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医院检查,患者的症状是心肌供血不足所致,故给予对症治疗,但几乎没有好转。两个[详细]

1566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