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资讯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实验模型中比较心内
资讯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实验模型中比较心内
“
左室心内膜起搏可能会增加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成功率。然而,支持这一假设的实验和临床数据有限且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猪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aemiccardiomyopathy,NICM)心脏不同步模型中,比较左室心外膜和心内膜双室起搏的急性反应。该研究于年7月17日在线发表在EUROPACE网站上。
”研究方法
6只实验猪在3周的快速心室起搏诱导下,只有1只成功诱导出NICM。对16对位点进行双室刺激,包括左室(8个心外膜和8个心内膜),同时具有2种不同的房室间隔(80ms和ms)以及3种室内延迟(0ms,+30ms,-30ms)。对主动脉血流量,左室和右室压力,LVdP/dtmax和LVdP/dtmin,QRS波群宽度以及QT间期,在双室刺激下的急性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心内膜和心外膜双室起搏,两者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反应基本相似(ΔLVdP/dtmax:+7.8±2.2%心内膜组vs.?+7.3?±?1.5%心外膜组,ΔQRS宽度:-16.8±1.3%心内膜组vs.-17.1?±?1.9%心外膜组;P=ns)。与左室中部和顶部相比,从左室基底区起搏,不管是心外膜还是心内膜,血流动力学反应都较好(P<0.05)。左室QRS波群缩短最大的部位,与血流动力学反应最佳的部位不一致(心外膜组:r2=0.,P=ns;心内膜组:r2=0.,P=ns)。
结论
左室心内膜起搏与心外膜起搏所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相似。在心外膜起搏中观察到,左室心内膜起搏的反应与起搏部位相关。
参考文献
[1]GerardAmorós-Figueras,EstherJorge,SilviaRaga,etal.Comparisonbetweenendocardialandepicardialcardiacresynchronizationinanexperimentalmodelofnon-ischaemiccardiomyopathy.Europaceeux.DOI:白癜风工程北京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