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2017ACCAHAHRS晕厥指南动脉
2017ACCAHAHRS晕厥指南动脉
大家好,我是花小编。
以后每周五我都会为大家带来心血管领域的国外最新研究。
这是第1期希望你能稀饭···
文
心血管本周前沿资讯盘点
翻译
周巧
整编
花小编
Lanct
新型出血评分,指导确定DAPT疗程
《柳叶刀(Lanct)》杂志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新型PRECISE-DAPT评分可预测PCI术后患者院外出血风险,并指导临床医生确定DAPT的疗程。
此项研究汇总了8项随机试验,纳入冠脉支架置入后接受双抗治疗的受试者共计14,例。研究确定了5个预测因子,可预测支架术后至少7天院外TIMI(心梗血栓形成)大出血或小出血。
结果显示:5大预测因子中,以既往有自发性出血史的预测作用最强。
PRECISE-DAPT评分预测院外TIMI主要及次要出血的c-指数为0.73;预测12个月内TIMI主要出血的c-指数为0.71。
接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该评分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接受普拉格雷治疗,预测力相对较低。仅在评分25分的高出血风险患者中,较长DAPT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在出血风险不是太高的患者中,延长DAPT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合缺血事件风险。
研究表明,PRECISE-DAPT评分区分度良好。该评分可帮助医生进行DAPT疗程决策,有助于积极避免出血,改善患者预后。
强化降脂,LDL-C降至30mg/dL
长期安全性及疗效较好
《JAMACardiol》子刊,发表了一项关于强化降脂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新研究。研究表明,强化降脂治疗使LDL-C水平降至30mg/dL以下,长期安全性与LDL-C水平较高者相似,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
此项随机、双盲实验,共计纳入例受试者,男性占76.2%,平均年龄63岁,平均随访期6年。接受实验1月后无不良反应受试者,根据其LDL-C水平分为四组。
①LDL-C30mg/dL受试者的基线LDL值往往更低,而且年龄更高、男性、糖尿病患者、超重、无他汀治疗者和首次心梗患者
②在LDL降至30mg/dL以下的患者中,85%使用了依折麦布/辛伐他汀
③主要疗效终点事件(CV复合事件死亡、主要冠脉事件、卒中):LDL-C30mg/dL受试者显著低于LDL-C≧70mg/dL受试者
④低LDL水平与癌症、出血性卒中和非心血管死亡之间并无相关
结果显示:LDL-C30mg/dL的受试者,基线LDL值往往更低,表现在年龄更高、男性、糖尿病患者、超重、无他汀治疗者和首次心梗患者中。LDL-C30mg/dL受试者主要疗效终点事件,显著低于LDL-C≧70mg/dL受试者。较低LDL水平与癌症、出血性卒中和非心血管死亡之间无显著相关。
研究表明,随访6年间,强化降脂治疗使LDL-C水平降至30mg/dL以下,安全性与LDL-C水平较高者相似,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此项研究再次为高风险极低LDL-C水平患者,接受强化降脂治疗,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替格瑞洛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近日,《柳叶刀神经病学(LanctNurology)》杂志一项研究对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患者预后进行了一项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替格瑞洛的治疗效果优于阿司匹林。
此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共计纳入了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替格瑞洛(n=)或阿司匹林(n=)治疗。纳入标准:年龄≥40岁、非心源性栓塞、非严重急性缺血性卒中或高危短暂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主要终点为90天内发生卒中、心肌梗死或死亡的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伴有同侧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中,终点事件发生率,替格瑞洛治疗组为6.7%(例/例),阿司匹林治疗组为9.6%(例/例)。在无同侧狭窄的例患者中,两组终点事件无显著差异。在有同侧狭窄的患者中,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
此项研究表明,替格瑞洛在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这一效果与患者同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相关。该研究提示,进一步评估卒中的机制和相关病因对于早期卒中的治疗十分重要。
ACC/AHA/HRS晕厥指南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发布了第一部晕厥患者评估和管理指南。
详细内容如下1.医者应详细了解晕厥患者病史,仔细体检(I类)。
2.在对晕厥患者初始评估时,行静息12导联心电图检查(ECG)是有用的(I类)。建议判定病因,并评估患者短期和长期风险(I类)。
3.初始评估时,如果患者出现与晕厥病因有关的严重身体状况,建议行院内评估和治疗(I类)。
4.对晕厥患者行常规和全面实验室检查并无帮助(III类:无获益)。除非根据初始评估(含患者病史、体检、ECG)结果,评估为疑似心因性晕厥,否则行常规心脏影像学检查亦无效用(III类:无获益)。如果患者局部神经检查结果不支持行进一步评估,不建议在常规评估中对患者行颈动脉影像学检查(III类:无获益)。
5.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是最常见的病因。药物治疗效果中等。建议告知患者诊断和预后相关信息(I类)。
6.对于>40岁的再发VVS以及自发停搏期延长的患者,置入双腔起搏器是合理的(IIb类)。儿童VVS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无获益(III类:无获益)。
7.疑似体位性低血压(OH)引起的晕厥可由神经疾病、脱水或药物介导。神经性OH或脱水患者,建议行临时紧急补水或静脉输液缓解症状(I类)。减少或停用可导致低血压的药物治疗,可令某些患者获益(IIa类)。
8.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引起晕厥的患者,或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建议依据现行指南规定的管理和方案治疗(I类)。
9.对于BrugadaECG患者和反射性晕厥患者,再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下,不建议置入除颤器(ICD)(III类:无获益)。
10.对于长QT综合征(LQTS)患者和疑似心律失常性晕厥患者,无禁忌证时,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一线疗法(I类)。对于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或不耐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LQTS患者和疑似心律失常性晕厥患者,置入ICD是合理的(IIa类)。
11.对于疑似心律失常性晕厥表现的儿茶酚胺多型性室速(CPVT)患者,建议限制其活动(I类)。对于CPVT和应激诱发晕厥患者,建议服用缺乏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I类)。
12.对于疑似心律失常性晕厥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是合理的(IIa类)。
13.运动员恢复竞技体育活动前,建议请有经验的医疗人员行心血管评估(I类)。患有晕厥和肥大型心肌病、CPVT、LQTS1或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竞技体育运动员,行专业评估前不建议恢复竞技运动(III类:有害)。
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血运重建适用标准
《美国心脏病学会(JACC)》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美国心脏协会(AHA)等机构,发布的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SIHD)患者血运重建适用标准(AUC)。
现将此标准要点总结如下
1.该AUC基于对当前手术结局、血运重建策略潜在获益和风险的认知而制定。
2.如同SIHD指南,该标准仍然强调采用更客观的缺血评价方法,鼓励进行冠脉生理学检测,主要是血流储备分数(FFR),将患者分为低危、中/高危。
3.AUC中关于抗心绞痛药物使用的内容有改变,反映出临床实践方式的变化。依据患者抗心绞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不服药、服用一种药物、服用两种或以上药物)进行评分。假定所有患者按照指南指导采用最佳药物治疗,降低风险。
4.为扩大患者范围,该AUC也评价了需行肾移植、经皮瓣膜术患者的血运重建策略。
5.一般而言,疾病负担较轻(如单支血管病变)、无创检查提示低危、和/或无抗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基本不适宜开始就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
6.对于双支和三支病变,以及左主干病变患者,由于个体情况不同,行PCI或CABG或为适宜治疗,或为可能适宜治疗。中高复杂性病变(SYNTAX评分≥22)患者,即使未接受抗心绞痛治疗但伴有缺血症状,也适宜行CABG。
7.左主干分叉病变合并其他血管病变中高负担的患者,适宜行CABG,基本不适宜行PCI。
8.对于功能性乳内动脉移植到左前降支动脉的患者,基本不适宜再次行CABG。
9.行经皮瓣膜手术前,予以PCI血运重建对于大多数患者是适宜的。
10.值得一提的是,不能生搬硬套这些适用标准,因为有的标准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入评估,以获得最多信息,优化临床决策,惠及患者。
花小编提醒你:感觉本文不错,记得分享哦~
医格投稿格子间
回复”投稿“查看投稿须知
投稿邮箱:yig
yigmd.白癜风症状图片中科医院曝光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