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一则心肌酶爆表的病例
一则心肌酶爆表的病例
一管血测心肌酶谱和一份尿常规标本,尿标本外观看似无明显异常,尿常规结果先出来,干化学提示潜血3+,镜下却未看到红细胞,复查结果一样。不久心肌酶谱结果出来了,一看结果,本来还有点睡意的脑袋,瞬间清醒过来。CK:U/L;CKMB:U/L;MYO:ng/ml。结果已经爆表了,CKMB比CK要高些,样本又未溶血,。
病例分析
CKMB与CK结果不符,存在多种原因:试剂、仪器、方法学存在巨CK等原因,因本科室CKMB绝大部分检测结果极好,又不同仪器重复检测见结果一致,基本可排除仪器试剂因素,考虑CK与CKMB结果过高,因方法学局限性,肌肉过度损伤,细胞线粒体中肌酸同工酶可大量释放出来,导致CKMB假性增高。导致二者结果不符。病人血中的肌红蛋白含量也极高,尿隐血干化学与镜检不符很有可能就是它了,当血中肌红蛋白增多时,超过肾小管重吸收时,大量的肌红蛋白从肾排出,可出现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是与血红蛋白先类似的一种色素蛋白,可使干化学出现阳性,但镜检又未见红细胞,可见此病人很有可能是横纹肌溶解导致心肌酶爆表,尿隐血假阳性,肌红蛋白尿症。因持续跟踪中,后该患者入院后经体格检查,无发热、无心肌方面不适,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阴性,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经护肝护肾,碱化尿液,多饮水多排尿,一天后检测尿常规,见尿隐血已经阴性,心肌酶也同步下降,症状也在减轻。
总结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常见的原因有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药物、自身免疫、肌酸磷酸化酶缺陷等原因,可导致其心肌酶谱结果异常增高,可导致肌红蛋白尿。尿隐血阳性程度一般来说与红细胞含量成正比,但也存在不一致情况,由于干化学法缺乏特异性,维C会导致假阴性结果,尿液被污染、尿路感染时某些细菌可产生过氧化物酶、女性白带污染可引起假阳性。另一方面尿中红细胞被破坏,可导致隐血强红细胞少的现象,当干化学与镜检结果不符时应注意鉴别。血红蛋白尿与肌红蛋白尿传统方法是肌红蛋白溶于80%饱和度的硫酸铵溶液中,而血红蛋白则不能,可资区别.但太繁琐,可利用大便隐血胶体金法只针对人血红蛋白,来鉴别诊断。
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AMI)定量检测试剂
----目前公认较好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该产品专供医疗机构与凯创免疫层析定量分析仪配套使用,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及双抗体夹心法原理,用于检测血浆、血清、全血样本中心梗三项标志物的含量水平。心肌钙蛋白I(cTnI)是目前公认最理想的心梗确定标志物,肌红蛋白(MYO)是心肌梗死早期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心梗三合一检测可提高AMI的诊断价值。
心肌三项的生理化特性
标志物
临界参考值
临床作用优势
cTnI
1.0ng/ml
4~8h升高。心肌特异性最高的标志物,动态检测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金标准”
MYO
70ng/ml
1~2h升高。阳性不能确诊,阴性排除心肌损伤;住院检测再升高提示可能心肌再梗死
CK-MB
5.0ng/ml
3~8h升高。CK-MB质量法检测稳定性和方法学更好,优于酶活法检测的心肌酶谱
临床应用
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危险分级
各类原因所导致心肌损伤的监测
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
估计心肌损伤面积
检测心脏手术造成的心肌损伤程度
应用科室
急诊科、心内科、内科、肾内科、儿科、外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