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酒,指向心血管疾病的双刃剑
酒,指向心血管疾病的双刃剑
专供非心血管专业人士阅读,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心血管疾病预防诊疗知识!
汪芳心语不贪不占,细水长流,岁月如歌。这才叫“养生”。
酒,的确是个难得的妙物。
曾有外媒评选出“世界上最爱喝酒的国家”,中国位列榜眼,喝酒也是喝出了名堂的。酒的深处有什么?
文人墨客可能会觉得有灵魂,有翅膀,甚至还有欲望。所以我们孤独的时候知道“举杯望明月”;碰上知己饮完“千杯”仍觉情谊不减;纵使丢魂落魄,也敢豪迈地喊出“莫使金樽空对月”……
怎奈我读了几十年的医书,侠骨柔情不懂,风花雪月不沾,却只悟出了保健救命之法。
在很多人眼中,酒是万病之源。门诊上不少患者会说:我都戒酒了,为什么还不见好转?其实这是对酒的一种误读。一项针对心血管疾病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爱喝红酒的法国人普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有研究者据此断定每天适当喝红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不过对此见地有支持者也有质疑者,孰是孰非我的意见如下:
剂量决定酒是“药”还是“毒”观察性研究表明,无论是对于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适量饮酒均能使心血管系统获益(主要见于50岁以上人群):长期的规律性适量饮酒可降低全因死亡率18%,降低冠心病发病率30%~35%,降低冠心病病死率30%。
适量饮酒使心血管获益的效应物质其实就是酒精本身,并通过以下机制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提高血浆HDL-C水平、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内皮功能、抗炎和抗氧化。
如何饮酒才算适量?如果以人群心血管获益最大、风险最低的饮酒量界定为适量饮酒,通常定义为:平均每日饮酒量女性不超过1个单位(约含12g酒精,相当于ml啤酒、ml葡萄酒、或45ml的40度或30ml的50度烈性酒),男性不超过2个单位。
当心!酒精性心肌病!无论如何,大量饮酒都是不安全的,因为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有确切数据显示:男性如果超过35drink/周,房颤发生率会相应的增加;如果超过1drink/天的安全量,每1drink/天可增加房颤相对风险10%。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就更明显了!如果长期摄入酒精ml/d(约g/d)以上,心肌纤维结构会出现溶解、心肌收缩力下降、LVEF降低,也使舒张功能发生障碍,最终出现以心脏扩大、心衰和心律失常为表现的酒精性心肌病。
对于那些爱酒如命的人来说,这并非危言耸听,饮酒很有可能威胁生命!以出现过心衰临床表现者为例,如果继续酗酒而不加节制,其4年内病死率将高达50%!
一般认为,饮酒超过80-g/d酒精、连续5年以上均能导致酒精性心肌病发生的可能,多数研究中所显示出的过量饮酒史都在10-15年以上。酒精性心肌病治疗上有一条是必须的,那就是“戒酒”。
白酒byebye!红酒才健康?相比高度烈性白酒,很多人普遍赞同红酒更加健康。其实从心脏保护作用的效果来看,关键不是酒的颜色和类型,而是饮酒的形式和规律性。
基础研究发现,红葡萄酒含有类黄酮和白藜芦醇等抗氧化剂,能够改善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但要获得有效剂量的白藜芦醇需要每天饮用超过60升红葡萄酒(显然不切实际),因此日常量的葡萄酒益处与其他类型的酒差不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比起烈性酒和啤酒,红酒独具特色和内涵,喝起来会更有感觉——“一杯红酒配电影,在周末晚上关上了手机,舒服窝在沙发里。”连流行歌曲里的惬意都这么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酒还会有其他意想不到的功效。著名国际期刊“PLOSONE”发表了由贵阳医学院、解放军医院及NIH共同完成的国家“”项目研究成果,显示“某些酒可降低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小鼠肝癌发生率”,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天下人似乎都爱喝酒。
兴致来了饮两杯,伤心了喝几口,生孩子要喝酒庆祝,寄托哀思也要喝酒。人们喝酒更多在意的是兴致,总该记得小酒怡情,大酒伤身。
看完此文,大家心里有数,只是保不齐还会多想……我不提倡不饮酒的人群拟通过饮酒来保持心血管健康,当然也没有足够的证据鼓励适量饮酒的人群戒酒。至于过量饮酒或酗酒,毫无疑问应当力劝其适量饮酒或戒酒。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特需门诊
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如有特别需要,可治白癜风乌鲁木齐哪家医院好广西省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