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病因 > 猝死年轻化,罪魁祸首是什么
猝死年轻化,罪魁祸首是什么
白癜风治疗效果不明显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4006.html
说到猝死,其实大家并不陌生。
近年来,猝死的新闻接二连三的发生,各种案例层出不穷。
近日,又发生了一起这样的悲剧:医院放疗科医生在打篮球时因主动脉破裂而不幸去世,年仅27岁。
看到这屡见不鲜的新闻,你也许觉得自己还很年轻,这种意外离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猝死并不分年龄,在加班熬夜已是许多年轻人的常态情况下,猝死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根据对猝死人员的法医尸检统计显示,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各年龄组均有分布。猝死人员中,0-10岁组占7.4%,11-20岁组占9.1%,21-50岁组比例最高,分别是21-30岁占20.7%、31-40岁占23.3%、41-50岁占19.6%。
所以,别因为自己年轻就天不怕地不怕,是时候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敲响警钟了。
郁抑、过度劳累、熬夜、生活压力大、久坐电脑前、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诱发猝死的因素。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猝死的发生呢?猝死又有哪些前兆呢?
猝死的前兆
胸痛
胸痛是猝死的前兆中最易被我们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胸骨后方)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心肌梗死,可能会导致猝死。主动脉夹层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同时还会伴有血压重度升高
胸闷突然出现或者加重
突然出现或加重的胸闷同样有发生猝死的可能。
心慌或者心跳过缓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但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心室颤动的风险。室颤发作后,如不及时治疗,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猝死。
心动过缓则是心律失常的另一个类型,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从而导致猝死。
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尤其是持续疲乏且伴有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等症状时,很有可能存在心肌炎或者心肌病。心肌病多是遗传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出现症状时多已发生心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非常容易引发猝死!而心肌炎则很容易引发急性心衰,导致猝死。
眼前发黑、肢体麻木
单侧眼睛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引起的猝死。
晕厥
晕厥也是重要的猝死的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如何预防猝死的发生?
猝死来得十分突然又难以察觉,日常预防十分重要。预防猝死的发生,要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开始,最大程度上降低猝死风险。
戒烟
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经常吸烟的人患上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发生猝死的概率也远远高于正常人。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生活中喜欢重油重盐,吃腌制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平时饮食应该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调整饮食结构,按时进餐。
多运动
运动可以强健体魄,增加人体免疫力,保持健康的体重,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每天坚持30分钟的运动量,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中风、猝死等风险。即使没有条件去健身房接受专业的训练,平时利用上下班时间多爬楼梯,多走路,在家做些简单的运动对身体都有帮助,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保持每天一定的运动量。
避免过度劳累
年轻人的猝死,大多发生在连续几天熬夜加班,不眠不休之后,熬夜对身体伤害极大,身体机制严重破坏,熬夜过后往往毫无症状就会发生猝死。年轻的上班族还是多注意身体,避免长期熬夜加班伤身,工作和身体要协调好。
预防猝死,离不开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这4大方面。
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希望大家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让猝死有机可乘。
RECOMMEND推荐阅读热点春运晕车指南春运市场浩劫,背后却是温暖预防
90后健忘拿什么拯救你的记忆?的年轻一代,有你吗?朋友,听说过脱发吗?产后抑郁
这世界最该被理解的人是母亲你不知道产后抑郁离中国人有多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