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症状 > 第一天课程回顾
第一天课程回顾
8月
18号
昨日八位专家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演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Julia
1、胎儿染色体异常超声诊断;
2、胎儿心功能评估和心律失常的诊断;
3、超声4D新技术介绍
Julia教授来自于美国圣乔瑟夫医学组织-生命健康产前诊断与母胎医学、胎儿诊断中心主任,擅长于三维四维超声,胎儿心超及产前诊断。她利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了国际前沿产前诊断方法及诊断技术。
此次讲课的三个内容分别有南京医院殷林亮主任,潘琦主任,GE公司周柳花应用医生现场翻译。
学员在学习国际先进知识同时还领略了三位医生的风采。
戴晴
胎儿眼部异常的超声诊断和风险防范
戴教授此次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内容,胎儿眼部异常的超声诊断,主要从先天性无眼畸形、先天性小眼畸形、先天性隐眼畸形、先天性白内障、原始玻璃体残留组织增生症、眼泪管囊肿几个方面做了介绍。同时还谈了眼距过宽、过窄时可能存在的胎儿畸形。她指出胎儿眼部情况应主要观察眼球是否存在;眼球内晶状体情况以及眼距是否过宽或者过窄。
董凤群
胎儿心房异构综合征超声诊断
董教授首先以一张简明的线条表阐述了心脏节段分析法的检查过程。随后重点讲解了胎儿心房异构综合征的诊断要点,超声表现及诊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为大家归纳总结并列举了胎儿左房异构、右房异构及内脏反位的超声诊断要点及鉴别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孙路明
胎儿宫内表型与遗传综合征
孙教授首先介绍她所在的上海一妇婴胎儿医学部的机构设置及分工,她们在胎儿遗传学检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遗传性疾病主要有染色体病、基因组疾病及单基因遗传病。她指出精确的产前诊断是胎儿宫内治疗的前提。宫内表型的获取主要有超声、核磁共振等无创手段及绒穿、羊穿等有创手段。并阐述了产前筛查的时机、内容以及价值。最后通过几个病例来思考胎儿医学专科医生如何更好服务广大孕产妇。
何怡华
母体免疫系统疾病对胎儿心脏的影响
何教授介绍了妊娠相关且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在妊娠中造成的并发症主要有胎儿丢失、早产、生长受限、羊水过少、子痫前期-子痫、HELLP综合征、新生儿红斑狼疮等。母体SSA/Ro和SSB/La抗体阳性主要会造成胎儿心律失常,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房室瓣功能异常,迟发性心肌病等。其中胎儿心脏传导系统受损——I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最为常见。早期发现胎儿心脏受累可为临床诊治母体AID提供重要线索。对AID孕妇的母胎的围产期管理意义重大。
施景中
1、骨骼系统异常与染色体异常;
2、胎盘植入超声诊断与处理
来自于台湾大学的施景中教授此次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热点话题——骨骼系统异常,胎盘植入超声诊断与处理。骨骼系统主要有长骨、手/足、骨盆、头骨、脊柱及胸廓。他详细论述了各类骨骼常见的发育异常、诊断标准及注意事项。对于胎盘植入的话题,施教授分析了超声、MRI两种影像学方法如何去早期准确的诊断及判断植入的程度。而胎盘植入的主要处理方法还是应以手术为主。
李军
寻幽入微探索“心”希望
--胎儿先心病一体化管理的思考
李军教授以一个富有诗意的标题开篇,阐述了她在平时工作中对于胎儿先心病一体化管理的一些想法。首先她提出我国在出生缺陷问题上存在危机(38.5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先心病为出生缺陷的首要病种,出生缺陷婴幼儿死亡和致残影响着出生人口素质),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高危、高龄孕产妇急剧增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如此形势,需要建立分级管理(会诊)及诊疗制度。随后她指出根据先心病种类、分型、能否手术、手术方式、预后疗效,可将先心病分为可根治型、可治姑息型及无法治疗型。并对部分典型心脏畸形做了举例分析。最后她提出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的几个步骤:产前综合分型及预后评估,孕期动态管理,产后复查、评估与手术矫治,产后随访,多学科紧密合作(绿色通道)。一体化管理之路曲折漫长;肩负优生优育重任;探索脚步永不停歇;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严英榴
静脉导管缺失
严教授首先带大家复习了胎儿门脉系统、第一肝门、静脉导管等结构的解剖关系及正常的超声表现,随后详细介绍了静脉导管缺失的超声表现及诊断要点,她指出在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失时应注意肝内脐静脉走向有无异常,若有异常,静脉导管是否存在,位置是否正常。若静脉导管缺失,需要寻找脐静脉走向。
邓学东
最后,邓学东教授为大家做了产前筛查现场演示,让大家感受了他平时专家门诊是怎么认真进行的。
邓教授一边检查,一边讲解了他的15句实用的邓氏超声筛查口诀,并耐心告诉孕妇做到了哪一步,给准妈妈加油打气,鼓励她要有信心!
全国授课专家和参会代表们,
苏州欢迎您!
?医院本部产前超声中心?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