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常识 > 我院泌尿科和麻醉科合作成功完成一例合并肥
我院泌尿科和麻醉科合作成功完成一例合并肥
近日,我院泌尿科、麻醉科合作成功完成一例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肾脏肿瘤切除手术,目前患者康复出院。据了解,该患者在10月份例行体检中发现肾脏有一占位性病变,急需手术切除治疗。但由于患有高血压合并肥厚型心肌病,并伴有劳累时胸闷、憋气等症状,医院婉拒接诊。无奈之下,医院就诊,泌尿科学科带头人、我市著名泌尿科专家姚庆祥主任医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仔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考虑患者现有病情,认为急需手术治疗。泌尿科崔小健、丛桂成医师认真进行术前准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结合自主症状再次确诊患者患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术中极易发生心衰猝死的风险。姚主任紧急邀请麻醉科会诊,商讨患者能否耐受麻醉、手术操作。接到会诊通知单后,马浩南主任医师带领科住院李栩医师第一时间参与术前讨论,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后,马主任认为,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自主症状符合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诊断,该病以心肌的非对称性肥厚为病理改变,心室腔变小,左室充盈受阻,在围手术期一旦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患者极易发生危险;然而,考虑到患者肾脏占位病变进展较快,手术应尽早进行。会诊建议:①与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并得到家属理解,②完善术前准备,③制定多套术中突发事件处置方案。参加会诊的医师纷纷表示“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尽管麻醉手术风险高,但从挽救患者生命角度,我们顶着这个压力是值得的”。
手术当日,姚主任亲自主刀,马主任主持麻醉,尽管准备了多套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在术中尽可能的保持了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在麻醉诱导后患者仍出现一过性血压降低、心电图“双向T波”等情况,由于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穿刺颈内静脉建立输液通路,穿刺动脉实时监测动脉压,术中体温保护、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并尽量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在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患者成功接受了手术,经过在ICU进一步治疗患者平稳返回病房。近日,该患者已康复出院。
在术后进行的麻醉科病例讨论中,与会医师对肥厚型心肌病知识进行了认真学习:肥厚性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病理特征的心脏疾病,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通常将安静时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大于(或等于)30毫米汞柱者称有意义梗阻,本病常为青年猝死的原因。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thy,HOCM),又称肥厚型心肌病、肌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特点为室间隔肥厚引起流出道狭窄。病因不十分明确,约半数的病人有家族遗传性的特点,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麻醉处理原则为1、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减小其压力差。2、尽量避免低血容量、心动过速、外周血管扩张及心肌收缩力增强等加重梗阻因素。3、麻醉期间应维持窦性心律、适当的循环容量、体循环阻力等。(医院手术麻醉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