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常识 > 一个高心率跑者的重修之路一

一个高心率跑者的重修之路一



1

是的,我遇到大问题了

看到这个数据,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跑步近六年,最近三个月的跑量K+。一个半月前,5K还跑进20分的人跑出来的。但这就是事实,我遇到了我开始跑步以来最大的问题:我怎么不会跑步了?!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这种情况肯定也不是一天滑落到这样的。我试着寻找QBQ,那就从5月开始说起吧。

2

5KPB了,短板却更短

年,受疫情的影响,工作、生活、训练都受到了不小影响。由于比赛纷纷取消,训练也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每天就随意跑跑,保持着fitness。

5月份,澳洲的情况似乎好了些。于是开始准备10月的墨尔本马拉松,并且请专业的教练制定了计划,准备好好练18周,墨马拼一下PB。

5-7月的计划比较顺利,期间的三次5KTT,两次跑进了20分。尤其是墨尔本第二次lockdown之前的那次,是我近三年来5K最好成绩了,达到了19:22。

虽然每周的两个强度课近乎%的完成率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信心鼓舞,但我也发现自己在长距离有氧跑上似乎没有太多进步,而这个恰恰是我的最短板。

lockdown前最后三个超过25公里的LR,跑得都不是太好,最后都比较挣扎,其中有两次都没有%跑完计划的距离。

很明显,配速维持能力不够,心率爬升较快。

3

Lockdown,我一落千丈

7月份,墨尔本出现了第二波疫情,8月份,疫情严重,墨尔本执行了最严厉和最长时间封城。每天只能出去锻炼一次,时间不能超过一小时,距离不能超过住地5公里。墨尔本马拉松也取消了,计划也停止了。就打算每天有氧跑,维持下心肺能力。

但这个时候,我发现我fitness在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同一跑步路线,越跑越慢了。而且不是有波动的,是那种慢慢的缓缓下滑。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心率哪怕在一个非常低的配速下,都很难hold住,会一路上升。

9月1日,我在跑了家门口的这条路线后,发现表现越来越差,毫无系统训练三个月的痕迹,决定去做一个体检,看看是不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

于是看医生,做各种检查,包括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因为lockdown的缘故,花了快两周全部结果才出来,期间完全休跑。

等待结果的日子,真的是煎熬啊。想着,这万一要是心脏方面的问题,不能跑步了,还能有啥爱好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就是心脏肥大,这个也是长期耐力跑的正常生理现象,悬着的心放下了。于是在拿到全部结果的9月15日,出门跑了一个多小时,就有了开篇那个数据。

4

分析原因,还是基础没有打好

沮丧的同时,开始分析问题到底出在哪,下一步该如何

从上张图可以看出,3月份开始,身体负荷一直处于我目前体能水平的(-负荷)状态下,身体处于疲劳期(也就是状态低迷期)

另外,整个跟计划期间,虽然强度课都吃下来了,5K也PB了,但是从fitness的曲线来看,没有往上走,或者是波浪式前进,基本保持在60上下波动,说明我本质压根没有变过,只是那段时间提高了训练强度而已,靠身体消耗强行把表现能力拉上去了,但并没有针对性去提高基础有氧能力。而我最大的短板就是底层的有氧(zone1)能力不够,LR就很能够说明问题了。心脏每次搏动输出效率不高。8月份,强度课都没有了,有点儿像泄了气的皮球,加上前期的疲劳积累,于是状态就一步步的往下滑。

Lockdown也是其中一个原因,那段时间人的心情也是有些低落。

关于底层有氧跑(E跑)JackDaniels给了非常明确的说明。

也就是zone1应该一直占主动地位,利用有氧训练的大基础来提升zone2和zone3的持续能力水平。但对于我这种高心率跑者,心率很容易上到,其实就出了zone1的范围了,这样的训练,其实对于基础有氧的提升没有太大效果的,久而久之发现年纪的增加,也错过了最佳的运动表现时间段。

我想,这就是一直困扰着我,急需解决的问题—要重新建立底层有氧能力,要多跑zone1。

5

下定决心,从零开始

跑了快6年,也跑出过一些自认为不错的成绩,但底层有氧能力却还不够,虽然承认这个事实很困难,但这就是现实,需要解决了,否则后面的日子会更难。

我下定决心,哪怕拿出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期间可以不去追求成绩。好在肯定没有比赛了,应该也是下半年才会有大型比赛。

于是,我开始了在oval绕圈的日子。选在oval是因为草地保护比较好,另外地势相对比较平,合适控制心率。

尽管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每天压着心率跑的日子的确会让人抓狂,配速稍微快一点,心率就上去了,遇到oval微微上坡的那一边,有时为了控制心率我甚至不得不走上去。

跑了半个月,数据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也不着急,每天就这么围着oval轻松跑,听听音乐,只看心率,不看配速,甚至跑完了也不看平均配速是多少。

之前,我为了找原因,曾经戴手表睡觉来监控睡眠质量。现在,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了,自己觉得精神好就行了,深度浅度睡眠各几小时这些数据没那么重要了。

同时我把跑步时间改在了早晨。lockdown期间,作息时间还是有些不好的,不能出门了,难免会睡得晚起得晚。改成晨跑后,作息时间也相应的正常了,到点了就上床睡觉,毕竟要早起跑步。

为了统计绕圈数量,我创建个segment,一共多。今年跑的,应该1多吧,也就是说今年绕着这个oval跑了1多圈。

6

万米测试,坚定决心

一直到11月5日,数据还是没有太多变化。不过我也没着急的。8日,和天王约了一个20K。说好的,毕竟三个月没有超过10K和的配速的训练,我都怕自己自己会爆。

比较出乎意料,竟然用差不多的配速跑下来了,最后两公里还能提速。看来base似乎慢慢找回一些了。

29日强风年会有个万米跑,好久没有跑tempo配速了,我也不知道现在能以什么配速跑10K了。于是在跑之前的一周,约上天王和罗神一起跑了个40分钟tempo,起步,20分钟后逐步提到,最后5分钟放飞。天王和罗神带得非常好,整个跑下来除了最后5分钟放飞,前面基本跑得很舒服。

根据这个情况,我制定了29日万米大概策略

比赛过程就不详细说了,从结果来看,几乎%执行了赛前策略

后5公里比前5公里快,心率和配速也顶上去了。

最关键的是跑的时候,腿部肌肉没有任何不适,跑完也没有啥感觉。

四个月以来,没有一趟速度课,大部分都是开外的配速,每月大概多跑量,能跑成这个样子,我是非常满意的。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全程都在控制之中,除了最后一圈靠意志冲刺外,其余都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buc.com/xjbcs/1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