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常识 > 扩张型心肌病基因型表型关联性meta分
扩张型心肌病基因型表型关联性meta分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权威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点击上方蓝字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引起进展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也是心脏移植的最常见原因。研究发现,约30%-40%的DCM是遗传因素导致的。目前,已经有40多个基因被发现是与DCM相关的致病基因。这些致病基因编码多种蛋白,包括细胞骨架、肌小节、细胞核膜、离子通道、细胞间结合部等。多个临床研究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基因型及表型进行了关联分析,发现可以通过分析携带的不同基因,对患者进行风险预测及指导治疗决策的制定。
年在ClinResCardiol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目为《Genotype-phenotypeassociationsindilatedcardiomyopathy:meta-analysisonmorethanindividuals》的文章,文章提供了DCM基因型-表型关联性的第一个系统性meta分析。
以下为该meta分析的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
在pubmed/medline数据库中检索DCM患者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文献以及关于LMNA、PLN、RBM20、MYBPC3、MYH7、TNNT2、TNNI3基因突变的文章;涵盖48项研究共名患者。
结果:
1.突变频率、性别分布和DCM患者的诊断年龄
1.1DCM患者中不同基因的突变率
?
DCM患者中LMNA的突变率为5%(基于名DCM患者的分析)
?DCM患者中PLN的突变率为2%(基于名DCM患者的分析)
?
DCM患者中RBM20的突变率为2%(基于名DCM患者的分析)
?DCM患者中MYBPC3的突变率为4%(基于名DCM患者的分析)
?
DCM患者中MYH7的突变率为3%(基于名DCM患者的分析)
?
DCM患者中TNNI3的突变率为1%
?
DCM患者中TNNT2的突变率为2%
1.2携带不同基因突变的DCM患者的性别分布
携带LMNA、PLN、RBM20或肌小节蛋白基因突变的DCM患者性别比例(携带MYBP3基因突变男性比例为79%,高于携带其他基因突变的DCM患者;携带PLN突变的患者男性只有46%)
1.3携带不同基因突变的DCM患者平均诊断年龄
在携带LMNA、PLN、RBM20或肌小节基因突变者中,DCM诊断的平均年龄40-55岁
2.携带不同突变基因的DCM患者的表型和预后
2.1携带不同突变基因的DCM患者的表型
?
在DCM患者中,携带LMNA、PLN、RBM20或肌小节基因突变的平均射血分数(所有携带突变基因的DCM患者射血分数都降低)
?
携带LMNA、PLN、RBM20或肌小节基因突变的DCM患者接受心脏移植的平均年龄(携带RBM20突变的DCM患者在更年轻时(平均28.5岁)接受心脏移植)
?
携带LMNA、PLN、RBM20或肌小节基因突变DCM患者的心脏移植(HTx)率(携带LMNA基因突变的DCM患者,心脏移植率(27%)高于其他组,显著高于携带RBM20和MYBPC3突变的DCM患者)
携带LMNA、PLN、RBM20或肌小节基因突变的DCM患者心脏传导疾病的发生率(携带LMNA突变的DCM患者,有73%的人出现心脏传导疾病,显著高于携带PLN、RBM20、MYBPC3或TNNT2突变DCM患者。大约50%携带MYH7基因突变和三分之一携带RBM20突变的DCM患者也表现出了传导系统障碍)
?
携带LMNA、PLN、RBM20或肌小节基因突变DCM患者室性心动过速(SVT)的发生率(携带LMNA突变的DCM患者61%出现SVT,明显高于携带PLN、RBM20、MYH7或TNNT2突变的DCM患者)
携带LMNA、PLN、RBM20或肌小节基因突变的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携带LMNA和PLN突变的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分别为50%和43%)
2.2携带LMNA基因突变的DCM患者ICD植入预后
携带LMNA突变ICD植入患者产生了高频电击(携带LMNA突变的ICD植入者26%至少发生过一次ICD电击)
讨论:
LMNA功能:据推测,LMNA的突变会影响到核纤层蛋白的一些不同功能(维持核功能、转录调节或异染色质组织);PLN功能:PLN增强抑制心肌肌浆网钙离子-ATP酶,可能会影响到肌浆网(SR)对钙离子摄取和释放活动,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DCM患者肌小节基因突变时(MYBPC3、MYH7、TNNT2、TNNI3、TTN)钙敏感性和对钙离子亲和力降低。
携带LMNA突变的DCM患者,传导系统障碍发生率明显较高。一旦LMNA突变携带者出现传导疾病和左心功能障碍,疾病的病程就会变得更加恶劣,室性心律失常和SCD的发生率更高,建议进行初级预防ICD植入。携带PLN突变患者中,19%的患者出现恶性心动过速,30%的患者接受植入ICD治疗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结论:
本文的基因型-表型数据综合分析显示,与编码肌小节的基因突变相比,携带LMNA和PLN突变的患者心源性猝死(SCD)、心脏移植或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这项研究进一步支持遗传学相关的临床解释。
ElhamKayvanpouretal.Genotype-phenotypeassociationsindilatedcardiomyopathy:meta-analysisonmorethanindividuals.ClinResCardiol..
关于百世诺
百世诺医疗提供一站式的心脑血管疾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基因检测,遗传咨询,专家解读报告等服务,百世诺(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心脑血管精准医疗的领创者,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医疗产业园。公司下设百世诺(北京)医学检验实验室、江苏百世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熙睿诊所三大分支机构。
公司的研发团队由北大、北医、协和、中科院医院的30余位心脑血管医学专家、医学遗传学家、生物信息学家及基因检测技术专家组成,拥有智能化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和万人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基因数据库,并不断优化、持续更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