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护理 > 智汇心活力徐健挑战左心室导线植入的新

智汇心活力徐健挑战左心室导线植入的新



ICD/CRT/Brady病例分享类别:最完美的病例

病例总结

  本例患者2年前就行CRT植入术,但术后心衰症状改善有限,近期症状加重入院。必须先找到左室最晚激动部位,并在该部位植入左室导线才能让CRT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术前电生理标测的最晚激动部位在冠状静脉造影后显示无血管可选择。团队会诊决定通过房间隔穿刺植入左室心内膜导线。选择使用美敦力公司的主动电极,配合C鞘管,成功植入左室导线。患者心脏功能差,住院期间随时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等致生命危险可能,手术风险高。术中尽量减少手术时间,避免心功能恶化,最终顺利完成手术。

植入器械:EgidaCRT-D病史资料(男,47岁)

就诊时间:年4月。

主诉:反复气促,纳差、腹胀再发加重一周入院。

现病史:患者年住院检查提示“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行CRT治疗,术后一直口服“泰嘉、倍他乐克缓释片、雅施达、速尿、螺内酯及地高辛”,术后仍间断有纳差、腹胀发作,此次上述症状再发加重一周入院。

既往史:扩张型心肌病、LBBB;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

体格检查:血压:90/69mmHg,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界左下扩大,心律齐,心率8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Ⅳ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肋下二指,双下肢不肿。

入院心电图:

其他重要辅助检查:血常规、血钾检查参数均正常;心超提示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减弱。

初步诊断

入院诊断:1.扩张型心肌病,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

危险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差,住院期间随时有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等致生命危险可能,手术风险高。

诊疗策略:该患者既往曾行CRT植入,但因病情发展,需要再次植入一根新的左室导线。术前先行三维指导下的电生理标测,明确最晚激动部位,以指导术中导线植入;冠状静脉造影显示已无其他血管可供选择,手术采取房间隔穿刺,植入左室心内膜电极。

选用该策略器械理由:患者属CRT-DⅠ类适应证患者,因此选择植入EgidaCRT-D。

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入院第八天。

过程说明:拆开囊袋,取出老起搏器(CRTP),使用穿刺鞘穿刺房间隔后,使用美敦力电极,将电极植入到左心室最晚激动部位,植入除颤电极,连接新起搏器(CRT-D)。

心房导线位置:右心耳;右室导线位置:室间隔;左室导线位置:左心室内。

术前心电图:

造影结果:术前在EnSite-NavX指导下进行三维心室激动标测,结果提示心室侧后壁为激动最延迟部位(如图A所示),冠脉造影后逆行显影可见侧后静脉通过激动最延迟部位,但血管迂曲明显,拟择期再植入一根左心室导线,先尝试经CS途径,失败则通过房间隔穿刺实现左心室心内膜起搏。颈静脉途径植入左心室导线失败A图为EnSite-NavX指导下的心室激动标测,心室侧后壁为激动最延迟部位;B图为LAO冠状静脉逆行造影显示各属支;C图为后前位冠状静脉逆行造影显示各属支;D图为经反复冠状静脉植入未能成功。

术后管理与随访

术后用药:螺内酯、培哚普利等。

术后程控:

术后程控:术后立即。

程控模式:DDDmode。

程控参数:PAV/SAV:/;VV:LVfirst0ms。

诊断参数

治疗参数

术后心电图:

CRT疗法简介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种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在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分别植入电极导线,通过起搏的方法使心房和左、右心室按顺序激动,以恢复心脏收缩的同步性,称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

医生简介

徐健,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现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成员,安徽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美国心律学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培训基地指导老师,国家卫计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指导老师。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SCI收录两篇,精通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心脏介入手术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buc.com/xjbhl/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