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护理 > 生二胎的ldquo宝妈rdquo
生二胎的ldquo宝妈rdquo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前不久,医院手术室,30多岁的吴女士顺利诞下了二胎宝宝。就在她分娩那天,医院多学科20多名医护人员赶往手术室。生个二胎,为何要出动这么多医护?
3年前曾被凶狠的歹徒用刀捅过
原来,吴女士不仅患上了死亡率高达50%的肺动脉高压,还曾经被歹徒捅破肝脏,这让她危险叠加。
产妇患上肺动脉高压,死亡率高达50%,母亲和胎儿都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没想到她曾经还遭那么大的罪,对治疗来说雪上加霜!
吴女士是浙江人,今年30多岁,怀上了二胎宝宝后,家里人都很高兴,满满的都是对孩子降临的期待。
然而就在大约一个多月前,吴女士开始头晕、胸闷。开始她以为自己是累着了,就没太放在心上。一天,吴女士觉得格外得透不过气,在丈夫的建议和陪同下,医院。
医院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心脏超声和各项监测指标提示她已经出现心脏功能衰竭,而且是较为困难的右心衰竭。此外,还有重度的继发性的肺动脉高压!
很快,吴女士被医院。在为她进行检查时,医生们再次被震惊:她腹部有一道长达15公分的疤痕!原来,3年前吴女士曾遭遇歹徒袭击,凶狠的歹徒用利器猛刺她腹部到致肝破裂。当时,吴女士命悬一线,一个多月ICU抢救才化险为夷。电超声科心脏组医生心脏评估汇报结果后令在场的人心再一次悬起——肺动脉压力达到mmHg(正常人的数值在25以下),右心把左心压的扁扁的。
肺动脉高压是一大类以肺动脉压力增高、伴有肺小动脉病变为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被称作发生在肺血管的“恶性肿瘤”。mmHg,这个值提示着死亡率达到50%。经多科室会诊综合评估后,吴女士被收入ICU监护治疗。
20多名医务人员组成“豪华”手术团队
如此危重又复杂的病人,继续怀孕吧,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进一步衰竭,随时威胁母体的生命;终止妊娠呢,30周的早产儿是个挑战。
可以预判,吴女士的分娩过程就是“生死门”,孩子娩出的一瞬间,母亲的整个身体的循环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心脏能承受吗?血小板这么低会不会出现血凝不住呢?
“只要有希望决不放弃。”考虑患者病情复杂,在医务部牵头下,重症监护室主任孙仁华主任医师与产科主任杨立伟主任医师基本每日组织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感染科、输血科、超声科等科全院大会诊,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及应急预案。
一方面,予以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另一方面,根据产科意见,予以促进胎肺成熟,等待合适的手术时机,尽早终止妊娠。
6月29日,吴女士心衰症状及肺动脉压力改善,胎肺已成熟,此时迎来了最关键一战“剖宫产手术”。副院长洪朝阳、医务部相关负责人组织20多名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产科、儿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等专家也纷纷到场,光麻醉医生就有6名,由麻醉科主任胡双飞主任医师与副主任严美娟主任医师各带一组,维护产妇生命体征及术中抢救与负责新生儿的抢救。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洪军把ECMO(支持心脏和肺脏)、CRRT(支持肾脏)等高精尖抢救仪器也搬进了手术室,一旦术中发生危险,可最快速度进行抢救。手术中,吴女士一度出现血压下降、氧饱和度下降,医生马上按“应急方案”积极处理后,生命体征很快好转。当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打破紧张安静的手术室,所有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
不明原因活动后气促应尽早做筛查
“肺动脉高压隐蔽性大,初期症状比较轻微。”孙仁华主任与杨立伟主任提醒,肺动脉高压最开始出现的症状是活动后气短,但这并无特异性,很多其他肺部疾病也会有这症状。此外,全身没劲、容易疲劳、突然晕倒、胸口痛也是这个病常见症状。晚期如果发生心力衰竭,还可以出现肚子胀,吃饭差,下肢水肿,如小腿和脚脖子容易水肿等。
因此建议,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活动后气促,或者出现乏力、胸闷、心悸、胸痛、咯血、晕厥、干咳、声嘶医院行超声心动图筛查该疾病。特别是育龄期女性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做个超声心动图检查,这是筛查该病最重要无创性检查方法。同时,如果有怀疑是这个病,则可以做个右心导管检查,这是目前诊断肺动脉的金标准。
产科
产科是我院特色科室之一,技术力量雄厚,综合实力居省内先进水平,除产科门诊、专家门诊、VIP门诊外,还开设再生育门诊、胎儿医学门诊及母乳喂养门诊。再生育门诊为疤痕子宫再妊娠,本次或前胎有合并症、并发症的再生育妇女提供优质的母胎保健服务;胎儿医学门诊为胎儿异常或胎儿异常高风险的妇女提供产前咨询和产前诊断服务。本院产科力量雄厚,医院的优势,承担并出色地完成浙江省及杭州市周边地区的高危孕产妇及疑难急危重病人的诊治任务,是省危重孕产妇的主要转诊中心之一,同时,我院产科是国家危重孕产妇监测单位和国家级出生缺陷监测单位。此外,我院作为具有产前诊断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可以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产前诊断技术服务。
专家介绍
杨立伟
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年温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本科毕业,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硕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临床工作上,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高危产科如产科合并症、并发症的诊治,如子痫前期、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盘、疤痕子宫再生育及妊娠合并心脏病、免疫性疾病、肝病、肾病、血液病等,曾成功抢救围生期心肌病危重孕妇,对早产及新生儿窒息抢救有较丰富的诊治经验。同时擅长产前诊断相关工作如:产前筛查、胎儿超声异常的解读和处理,产前诊断相关技术(羊膜腔穿刺、经皮脐静脉穿刺)等等。对宫颈病、不孕症有多年较深刻的诊治体会,能熟练进行各种妇科微创手术(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如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巨大宫颈肌瘤和卵巢囊肿的剔除、IV期盆腔内异的手术及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纵隔子宫、粘肌的电切割术等三、四类手术。并将微创技术综合应用于与妊娠相关的复杂病例的治疗,如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包块、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疤痕子宫引产过程中子宫破裂修补等,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浙江中医药大学等医学院校研究生培养基地及全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CRRT培训基地。科室的特点是能提供多方位的监测及脏器功能支持手段。ECMO提供心肺支持,医院对危重症病人抢救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我科于年在省内率先开展ECMO,至今已成功救治近50例病患。近年来,科室相继引进PIRRT、免疫吸附等多种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积极开展多种脏器支持技术的联合运用,从而提高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此外,我们积极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及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如PICCO、vigileo、Swan-Gans导管,持续心输出量、氧代谢的监测等,更加有的放矢地指导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开展重症超声,极大提高了床旁诊断的效率及正确性。针对呼吸重症,尤其是ARDS患者,可予高频通气支持,行跨肺压监测以便更合理的指导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专家介绍
孙仁华
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重症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20多年,擅长各种重危病人的抢救,如各种重症中毒,脏器功能衰谒,严重感染、ARDS、MODS、心肺脑复苏,严重创伤等;精通呼吸机的临床应用、抗生素应用,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支持,以及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等,擅长重大手术器疗移植(如心脏移植)术后管理。现任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才。《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编委,《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编委,《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编委,《中华急诊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主持国家级和省、厅级课题7项,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级和省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近3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先后在Circulation(IF14.9)、SciRep(IF5.0)、Shock(IF2.7)、ClinChimActa(IF2.)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8篇;主编著作1部,《重症血液净化学》,参与编写专著4部。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专家介绍
胡双飞
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老年人麻醉学组委员,浙江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麻醉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老年麻醉学组组长;浙江省麻醉质控中心委员。从事麻醉学工作28年,在急诊、危重病、高龄患者的围术期管理、心血管手术麻醉、器官移植麻醉管理(尤其心脏移植),以及血液保护、困难气道管理等领域具有较高的造诣。主持参与省级及厅课题6项,其他合作科研项目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参与编书《普外内镜实用教程》,担任《浙江医学》、《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
来源:都市快报、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