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护理 > 如厕的13种死法,急诊抢救不能忘
如厕的13种死法,急诊抢救不能忘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107858.html
文/孟庆义(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医师)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数据,每年大约有23.5万美国人在厕医院急诊,其中近1/5的患者需要留院治疗。
在中国,厕所也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急救场所,有相当多的患者在厕所中意外猝死。本文分析了如厕猝死常见13种情况,提醒医务工作者要做好相关基础病患者如厕安全的健康宣教工作。
01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上评价心肌耗氧量的简易指标之一是“二重乘积”,即收缩压乘以心率;如厕时常用力以排除大小便,此时会造成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二重乘积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加快,还会增大血流对血管内斑块的剪切力,造成血管内斑块破溃或脱落;继发的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如厕时间过长或厕所室温过高,会导致出汗脱水,血液浓缩。这些机制均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而猝死。
故临床上对于发生在厕所中的胸痛患者,要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的可能。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保持大小便通畅,切忌如厕时间过长,是避免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的重要因素。
02心脏破裂如厕时要坐在马桶上或蹲踞,常做用力屏气动作,尤其是便秘及前列腺肥大患者,此时胸腹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和腹腔压力均增高,且交感神经兴奋和屏气动作还可造成血压的升高,二者导致心脏后负荷显著增加,心脏加速收缩。对于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可直接造成心脏破裂致死。
故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或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厕时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显示无脉电活动,要想到心脏游离壁破裂的可能;个别患者还可表现为突发胸痛或呼吸困难,伴明显新发心脏杂音,此时要想到乳头肌断裂的可能。
03急性心力衰竭如厕屏气及体位改变可伴随机体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交替兴奋,以及多种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加等,这些改变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尤其是老年房颤、缺血性心肌病、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时因大量泡沫痰堵塞呼吸道,患者可“窒息”而死;也可进一步发展为心源性休克而死亡。
故临床上对于原有心脑肾疾病的患者,如厕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时,要想到急性心力衰竭。
04恶性心律失常排便时人体会出现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交替兴奋,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蹲踞和排便动作还可导致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升高,心脏后负荷增加,及血流重新分布,这些因素均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发作,发生心律失常而猝死。如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急性心肌炎等心肌损伤性疾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某些致心律失常药物、Brugada综合征、章鱼壶心肌病、长QT间期综合征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排便时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其次,还有一些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的离子通道病患者,如早复极综合征等,如厕时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而猝死,临床上通常称为猝死症候群。
故临床上对于如厕时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要想到上述疾病的可能。如某年轻男性,如厕时突发意识丧失伴心脏停搏,经积极心肺复苏后抢救成功,后做超声心动图示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这提示对于易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坚持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以预防如厕诱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发作。
05主动脉夹层如厕时起身动作,尤其是由坐位时的匍匐状,突然直立站起,“鲤鱼打挺”,对后背是个拉伸,而位于胸腔后部的降主动脉也同样受到急促拉伸,受力不匀对降主动脉起始段的转折点的影响最大,以及降主动脉峡部动脉韧带的锚定作用,损伤主动脉造成主动脉夹层,造成如厕时猝死。
故临床上对于如厕时起身突发胸背部疼痛的患者,要想到主动脉夹层可能。应警示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厕时要动作缓慢,且安装厕所防跌倒设施,注意防止对主动脉过度拉伸,以预防如厕时发生主动脉夹层。
06肺栓塞如厕后活动可导致原存在于下肢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入肺,造成急性肺栓塞致死。肺栓塞常见于:①临床上制动患者,下肢静脉血流瘀滞,易形成血栓;②慢性缺氧、妊娠及产后6~8周、口服避孕药、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吸烟、外科手术后以及先天性的凝血功能异常者;③肿瘤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诱因,其中血液系统、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和肺栓塞密切相关,肿瘤患者需要警惕肺栓塞,尤其化疗药物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化疗期间需要尤其注意下肢有无非对称水肿;④久坐,如长途旅行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经济舱综合征”就是坐飞机导致下肢深静脉和(或)肺栓塞的综合征。
临床上对于如厕起身后走几步,出现胸闷或晕厥猝死者,多见于急性肺栓塞。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平时应加强下肢的活动,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07脑出血发生脑出血病的患者绝大多数有血管疾病的基础,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在如厕及情绪激动等不良刺激下,血压急剧升高以致血管破裂。发生于脑干部位的出血可迅速死亡;出血量较少者,紧急救治可保全生命;许多患者由于出血量大,形成脑疝压迫呼吸循环中枢,也将很快死亡。故临床上对于如厕后出现头痛、恶心、晕厥、昏迷等症状时,要想到高血压性脑出血。
08急性脑缺氧综合征临床上对于过度疲劳、情绪激动、以及过量的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患者,如厕过程中出现晕厥、抽搐等症状时,要想到急性脑缺氧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或四肢软弱无力等,继之有恶心、呕吐,呼吸浅快而弱,心跳快而无力。随着缺氧的加重,会渐次出现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可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
急性脑缺氧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凡是排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等异常情况,在过度疲劳后,出现下列5个条件之3者即可诊断:①一过性意识障碍;②抽搐或四肢强直性痉挛;③头晕、恶心、呕吐;④有精神障碍症状;⑤腰穿脑脊液压力>mmH2O。
如某中年男性,连续在茶馆打麻将近两天,极度疲劳,突觉内急、腹部绞痛,有便意,如厕时头晕目眩,随即倒地,全身抽搐,约数分钟后恢复;医院后,经多项检查排除癫痫等心脑血管疾病,最后诊断为急性脑缺氧综合征。这提示如果一个人经常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好,尤其是处于一种紧张、压力较大的状态下,会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反应状态中,如厕会诱发急性脑缺氧综合征。这类患者如厕应小心,最好有人陪同。
09癫痫发作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癫痫的诱发因素包括精神压力、光线等刺激、以及疲劳等因素。厕所是一个密闭缺氧的环境,如果长时间待在其中,可诱发癫痫发作。
故癫痫患者在厕所的时间不宜过长,要保证通风良好,做好保暖。癫痫患者的家中厕所门最好设计成向外开的平开门或推拉门,门锁最好装成里外都能打开的两用型。
10排尿性晕厥及原发性体位性低血压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俗称“尿晕症”,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夜间或清晨起床排尿时,意识短暂丧失而突然晕倒;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低血压,引起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排尿性晕厥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一般好发在夜间,常常突然发生,多无先兆。而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主要表现为从卧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时血压明显下降、晕厥、脉率固定(即直立时心率无相应增加)等,常伴有交感神经功能障碍。
故憋尿太久后突然排尿也会有危险;因为会造成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同时膀胱排空过快,促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造成脑供血不足,从而诱发排尿性晕厥。
11外伤意外厕所是家中最湿滑的地方,如厕时一不留神就能让人摔倒;其次,如厕时人体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尤其是对于体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小孩,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事件,造成颅脑外伤等严重创伤而致死。
故卫生间的摆设应尽量简单,让地面上少些牵绊和阻挡;老人最好不用浴缸,因为进入浴缸时必须单脚抬得很高,容易跌倒。卫生间的设计最好干湿分离,家中有老人的家庭,最好使用防滑底拖鞋,洗完澡要及时将脚和卫生间的地板擦干。厕所的合理设计应包括防跌倒和防撞伤装置,老年人还应注意肌少症的治疗,坚持做下肢负重训练。
12中毒厕所内的臭味主要含有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氨等8种典型的恶臭污染物。热水沐浴时,促使它们蒸发,弥漫在空气中;长期吸入会刺激呼吸道,损伤呼吸道黏膜,甚至诱发细胞变异而导致癌症。使用燃气热水器时,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故家中燃气热水器一定要有强排风装置,必须保持空气流通,还要经常检查烟囱是否通畅;尽量不要过多使用消毒液;各种清洁剂、洗涤剂在使用完后,一定要拧紧瓶口,密封起来。这提示卫生间最好是有窗户的,并经常开窗通风;没有窗户的,也要常开排风扇增加空气流通。
13触电有些家庭厕所中放有洗衣机和热水器之类的大型家电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洗衣机渗水、电热水器老化等问题会引发漏电、触电事故;人体直接触及电源或高压电,经过空气或其他导电介质传递电流通过人体时,可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和呼吸骤停。所以,电器应避免超期服役,厕所应尽量使用具有防水功能的插座和开关。
值班编辑:孙敏
发稿编辑:刘晓梅
美术编辑:陈小萍
邮箱:liuxiaomei
jc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