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产后心肌病 > 心肌病护理 > 热点新闻丨赵晓燕教授受邀土耳其UCCVS

热点新闻丨赵晓燕教授受邀土耳其UCCVS



  医院赵晓燕教授受土耳其著名心脏病学家Prof.?ztekinOto邀请,参加于年3月27日-30日举行的15thInternationalCongressofUpdateinCardiologyandCardiovascularSurgery(UCCVS)(第十五届国际心脏病和心血管外科最新进展大会)并做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孕期管理》的精彩演讲,得到与会嘉宾和代表的高度评价!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变,大多数患者的发病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患者的子女有50%的几率遗传到该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若为育龄期女性,需要考虑妊娠期和围生期心脏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等。孕前患者需咨询医生,进行妊娠期风险评估,一般采用改良世界卫生组织危险分层法(modified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classification)。虽然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女性处于mWHOII级或III级,可以顺利完成妊娠和分娩,但是少数患者属于mWHOIV级,这些高危患者包括:孕前已有显著症状、孕前已有显著心功能不全、孕前已有显著左室流出道梗阻等。

  对于高危患者,医生应给予适当的治疗,以改善她们的临床状况,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2)心律失常的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颤,射频消融转复窦性心律是最理想的选择,部分不适合消融的患者可给予药物治疗;(3)SCD的预防:赵晓燕教授详细讲解了如何评估患者SCD风险,对于高危患者应该考虑植入ICD。(4)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治疗:除常规药物外,严重梗阻的患者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治疗或外科手术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差、减轻梗阻。赵晓燕教授特别指出,房颤患者经过合适治疗、梗阻性患者行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后以及SCD高危患者行ICD植入后是可以妊娠的。

  妊娠期的管理是全程的,也是全面的。妊娠期的主要生理变化包括: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高凝状态几个方面。药物方面,β受体阻滞剂不是禁忌,但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分娩后立即监测新生儿情况。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属于FDA分类中的C类药物,在慎重权衡利弊后可以使用,但双异丙吡胺和胺碘酮属于妊娠期尽量避免使用的药物。

  赵晓燕教授的报告中也讲解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妊娠期发生不能耐受的房颤时行电复律的注意事项、持续性房颤患者抗凝方案的制定。少数患者在妊娠期需要植入ICD。最后指出分娩方式的制定需要多学科的共同讨论,大多数患者可以经阴道分娩,但部分患者需要行剖宫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学术盛会是由医院医院院长董建增教授带队,团队成员除赵晓燕教授外,还有陶海龙教授做了“肥厚型心肌病射频消融治疗”的报告,徐家伟教授做了“单基因遗传病的生殖阻断”的报告,郑州大学王楚楚教授做了“肥厚性心肌病基因检测”的报告。四位教授的报告向国外同行展示了我国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综合管理、生殖阻断方面的先进经验,得到了外国专家的一致赞扬。

推荐阅读

赵晓燕:遗传性心血管病生殖指导及生殖遗传阻断

赵晓燕: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mmbuc.com/xjbhl/11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